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0年08月21日

让文明出游为洱海生态廊道添彩

□ 杨钰洁

打卡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大理人和外地游客争先体验的事情。初秋时节,洱海湖畔、清风和畅、草木萋萋,一派生机勃勃之象。或初晨,运动装备穿戴齐全,沿着蜿蜒步道,慢跑几公里;或午后,三五好友相约,带上甜点饮品,来一场草地下午茶……湿地、浅滩、小树林,每一处都充满了打动人心的自然韵味,一路都是大理生态建设的缩影。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慕名而来,笔者发现在自然和谐的美景中,渐渐地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树荫下供人休息的长椅上出现了鞋印,长椅附近留下了果皮纸屑和食物残渣,沿湖滩地上丢弃着塑料瓶和食品包装袋,草地上残留着未清理的宠物粪便,散落在湖畔边的小鹅卵石被一包一包带走成为某户人家的私物,更有甚者为了几张朋友圈里靓照肆意攀折花木……这些不文明行为的悄然出现正在为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扯后腿”“做减法”。

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不仅是为洱海保护增添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也兼顾健身康养和大理文化体验功能,是大理优美的“城市绿地”。它的建设需要我们所有人积极参与,生态出游更需要文明出游,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能够做到爱护花草树木不攀爬树木、不折损树枝、不采摘花朵;爱护廊道环境,不随意扔弃果皮等垃圾,自觉做好野餐垃圾收集并投入定点垃圾桶内;爱护廊道内的栅栏、护栏,不在栅栏、护栏上乱写、乱划、乱刻,不随意粘贴物品,不敲打强推损毁;爱护公共场所的座椅等设施,不踩、不拖、不挪动。

生态大理还需更多的环保志愿行动。绿水青山是大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生活在大理的每一个人都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关心环境变化,从自己做起,从每一次出行做起,积极号召和鼓励身边的家人朋友踊跃投身于各类环保实践活动,为维护我们良好生活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