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3年11月08日

我们是时代的记录者

2023年11月7日,刘春兰在修改稿件。

2011年10月,辛向东(左一)在洱源县右所镇采访群众创业故事。

2018年8月,夏传武(左)在漾濞县富恒乡采访彝族“路噜啧”民间艺人。

2023年11月,柴艳(右)在洱源县采访海菜花种植户。

2023年10月,杨洁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5月,杨桂清在漾濞县采访“5·21”地震受灾情况。

编者按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他们脚上带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伟大时代,定格感人瞬间。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广大新闻工作者肩负光荣使命和责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努力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

今天,我们通过讲述6位从业10年以上的新闻工作者的故事,感受新闻人的初心与使命。向每一位追梦的新闻人送上一句“节日快乐”!

刘春兰:30年坚守 以匠心致初心

10月28日凌晨2点,签完报纸定版版样上的字,回到家后,大理日报社编辑刘春兰并没有忙着休息,而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脑,调出电子版再次审阅。“工作30年,这已成为我的习惯,再看一下,心才安。”刘春兰说。

受父亲影响,刘春兰自小便对新闻工作充满了向往。1993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到大理日报社工作。“相较于一成不变的工作,我更喜欢每天都有挑战的新闻工作。”刘春兰说。

最让刘春兰记忆深刻的是1995年在总编室工作的日子。当时网络通信不发达,《大理日报》的定版版样需要人员送至印刷厂印刷。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刘春兰和另一位同事除了完成编务、校对工作外,每天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往返在报社到印刷厂的路上。刘春兰回忆,如果遇上狂风暴雨,只能把版样牢牢揣在怀里,用衣服严严实实裹住。既使人淋湿了,也不能让版样淋着。

2001年起,刘春兰转岗至新闻编辑部,承担报纸时政要闻编辑工作。作为党报编辑,刘春兰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从选稿、编稿、确定刊发位置……每一个小细节都精益求精,稿件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标点符号,她都一丝不苟琢磨。

作为时政新闻编辑,挑灯夜战是常事,凌晨披星戴月下班是常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份份《大理日报》在刘春兰和同事的辛勤编辑下与读者见面。据不完全统计,经她逐字逐句编辑付印的时政要闻版面2000个,修改的稿件达15000余件。

办公室橱柜里,云南新闻奖、云南报业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新闻奖……一张张奖状,是刘春兰工作认真的见证。一摞摞报纸大样、一笔笔红色修改痕迹,都凝结了她的付出和心血,也见证着她30年的坚守和奉献。

辛向东:新闻路上初心闪耀

“28年来,我坚守着当初加入到新闻工作队伍中的那一份初心和使命,不懈追求有思想、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新闻实践。”今年是大理日报社记者辛向东从事新闻行业的第28个年头,对于他而言,深耕新闻事业28年,是他生命历程中融入骨血,难以割舍的重要篇章。

他用镜头记录人间万象,用笔杆报道民生民情。“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剑川县羊岑乡大佛殿村采访,那时的大佛殿村还没有脱贫。晚上,我和一位已经拆了房子正在建新房的村民一起睡在露天的地铺上,看着星星,聊着家常。听着他讲未来的规划,对脱贫攻坚的希望,对美好生活的所思所想所盼。”

灾害来临,辛向东逆向而行,直奔一线传回现场报道。他介绍:“2013年3月3日,洱源县发生地震,接到采访通知后,我和同事迅速赶往地震灾区连夜采访。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4点多,才得空躺在简易的草帘地铺上短暂休息,不一会儿便被冻醒。当时采访时间紧任务重,不分白天黑夜,克服身体不适,奔波在灾区的山路上,冒着严寒熬夜写稿。连续5天,我不断了解情况、掌握数据、收集材料,及时精准地向后方发回了一系列地震灾区有关报道。”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8年间,辛向东用“脚力”丈量着白州大地,用“眼力”观察着社会的发展步履,用“脑力”勾勒着图文的纵横捭阖,用“笔力”记录着白州的灿烂与辉煌。2008年,他被评为大理州第二届“十佳新闻工作者”。

记者的荣光,永在前方。辛向东说:“作为一名大理的新闻工作者,我始终担好肩上那份讲好大理故事、传播大理声音、展示大理形象的责任与担当,在新闻路上不断前行。”

夏传武:用镜头记录基层群众生活变迁

11月7日,在组版室完成“人文大理”版面组版、编辑后,夏传武又将打印出的报纸大样拿到办公室认真校对、修改。

1996年大学毕业后,夏传武满怀热情踏入新闻行业,至今已走过27个春秋。

“我喜欢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用心感悟基层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客观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夏传武说,27年间,他曾攀登苍山、披星戴月采访地震灾区、探访患病儿童……足迹遍布全州十二县(市)大部分乡镇,用镜头记录了时代变迁下基层群众生活发生的喜人变化。

十多年前,夏传武到剑川县象图乡采访,刚进入乡村,便被眼前破旧不堪、破损严重的房屋怔住,但群众的热情好客却让他心生温暖。“我们在村子采访时,一名白族汉子在屋内听到我们的声音后,赶紧出来邀请我们进屋去坐,泡上了茶,还把家里的核桃、花生拿给我们吃。”夏传武说,如今,随着脱贫攻坚仗的胜利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昔日贫困的山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大理日报》设立“视觉”周刊,夏传武勇挑重担,担任“视觉”周刊编辑。“视觉”每周一期,一期一个故事。每期他都精心策划,积极寻找选题,到基层采访、向各县市作者约稿。在他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支涵盖全州十二县(市)的摄影队伍。从第一期“视觉”《精准扶贫,让共会芬的生活又有了希望》刊发至今,已连续编发300多期,直观的平面影像讲述了百姓故事,记录大理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瞬间。

回顾27年的记者生涯,夏传武说:“作为记者,要多到基层走走看看,在基层采访实践中不断提升‘四力’,客观真实做好新闻采访报道,努力尽好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柴艳:26年因梦而立,为梦前行

柴艳,大理广播电视台记者。1997年工作至今,26年来一直坚守一线。

“26年直面新闻现场,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时候虽显形单影只,内心却丰富而精彩。” 26年来,从“不出错”“把握重点”“让新闻好看”直至“让新闻难忘、有感染力”,柴艳为其热爱的新闻事业倾尽情感和心血。

柴艳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记得十多年前有一次乘坐出租车,我在车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到了我的职业,并聊到当时有一名记者殉职的事。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下车后,出租车司机坚持要少收我的打车费。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稳定,也很辛苦,他的行为让我感到了社会对记者这个职业的尊敬。这件事情让我特别感动,也更坚定了我做好新闻的信心。”她说,通过这件事,想到了成百上千曾经采访过的人,采访时他们的全力配合和认真讲述,也是他们通过行动来表达对记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似乎“人人都可记录现场”。柴艳说,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她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成为一个与时代一起前进的记者。

杨洁:身披锦绣 心向骄阳

2023年,是大理广播电视台记者杨洁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3个年头。细数13年的努力:人员不齐时,导演、策划、协调、执行、撰稿等多项工作一肩挑是常态;全州百余场的大小活动、300余份的策划方案、近60万字的文稿是成绩单。无数次通宵写稿,一次次挑战“4天只睡7小时”的身体极限,甚至产后1个月就回到岗位,并在产假期间完成了3场大型活动导演任务。

13年,连续三届洱海论坛、三年脱贫攻坚晚会、五年“大理十大最美人物”发布晚会,连续六年打造“花开苍洱”大理州妇联文化品牌、持续五年打造“我们的”系列大理党建文化品牌……每一场热烈的欢庆背后,是至少五十个日夜的思考与突破。杨洁说:“当台上的演员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当台下的观众爆发出真诚的掌声,我总会热泪盈眶。作为记录者和传播者,我是幸福的。”

杨洁说,自己非常感恩记者这份职业,使她用更鲜活和真挚的方式发现美,传播美。比如“全国三八红旗手”谢红芬,宾川拉乌的乡村教师,在最苦的环境里,做着最美的阅读掌灯人。2018年,在杨洁打造的《花开苍洱》晚会上,谢红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2023年,也是杨洁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10月23日,她带着大理州180万妇女的重托参加了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点燃了她内心的夙愿和热情,为她之后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杨洁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将继续带着真心真情,奔赴时代前沿,到第一线去,传递党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笔’勾勒出红色轻骑兵的信仰,用‘心’勇做时代的瞭望者。”

杨桂清:用温度展现“笔力”

“九零后”杨桂清是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后起之秀。提起他的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喜欢背着双肩包,身着运动装,皮肤黝黑且爱笑的阳光“大男孩”。从事新闻工作10年来,他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采写了一大批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多篇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刊播,并获表彰。2019年,他被评为“2018年度大理州扶贫宣传先进个人”。

杨桂清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深入到漾濞漾江镇采访一对夫妻的创业故事。他们通过种植中草药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的群众一起发展。回来后,我写的这个稿件被人民网刊发,并引起上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关注,派出调研组到这对夫妻的基地实地调研。在了解了道路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后,为他们拨付了专项资金,修通了路。这件事让我感到了新闻工作者的力量,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更多的人带去温暖与改变。”

杨桂清说:“回顾过去的10年,我深感荣幸与自豪,荣幸的是我有幸参与见证了媒体融合的发展,并为之努力而奋斗。自豪的是通过自己的艰辛与付出,不断成长,不断蜕变,为全州的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我将继续追寻老一辈新闻人的足迹,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本报记者 苏云慧 马丽芳 关友芳

通讯员 李海星 王光保 赵会明 杨洁/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