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5月27日

潭溪画卷

■ 罗会军

一个特别的地方,演绎着特别的故事,描绘着最美的画卷。

潭溪,随着四季和庄稼栽种、成长、收割的变化,整个村子所在区域呈现给人们动画片般不同的画面,就像大自然用一只无形的手在罗坪山西面半山腰翻阅一本精美画册。

潭溪村是洱源县炼铁乡下辖的一个白族自然村。从洱源县炼铁乡政府往漾濞方向走三十公里到田心村,再沿S形的盘山公路往罗坪山上爬近四公里,就在上气不接下气时,忽然,眼前一亮,进入了一个很大的坝子,让人瞬间疑惑“这大山的半山腰怎么会有这么大一个坝子?”不错,眼前真是一个坝子,这就是潭溪自然村。

潭溪所在的坝子占地大概有千亩,一百多户白族农家在这里生活。在人们印象中,就典型的山区炼铁乡而言,潭溪村自然风貌真是神奇,估计方圆几十里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坝子,在更高的地方由于人烟稀少,没有大路,还有山形原因,很难看到潭溪村全貌,在更低的地方经过就更想不到,在山上还会有这么奇特的另一番天地。

漫步在潭溪村子里,在田间地头,深感到这是一个很灵性的村子。穿梭于村子和田间地头清澈见底的山泉水,使“潭溪”两字也显得水灵灵的,让村子里男女老少脸上都洋溢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灵气。从罗坪山流下来的山泉水经沟渠引到村里,引到田间,作为饮用水和灌溉。十多年前,从村子向罗坪山望去还可以看到泉水从山崖倾泻而下形成的一段段白色瀑布,下面还建过小水电站,可想而知那些年水量还是大的。在还没铺设自来水管时,因白天牲畜饮水和在沟渠边活动的影响,村民们就在夜晚或清晨,拿两只桶,到离自家最近的沟渠里打水,用双手提或用扁担挑回家,这样往返几次,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问题就解决了。如今,每家每户都通了自来水,在夜晚或清晨到沟渠里打水也就成了历史。

一直以来,潭溪坝子里都是稻田和玉米地,不管是播种栽插、农作物不断成长的时节,还是收获的季节,潭溪村展现出来的永远是一幅幅色彩斑斓诱人的画面。十多年前,核桃价格开始狂涨,核桃树成了“揺钱树”,核桃果成了“金果果”。潭溪村的海拔、水土也是核桃种植的优选之地,所以,很多良田在几年的时间里种上了核桃,如今已是遮天蔽日,核桃树占领了田地,包围了村子。

今年清明节回去扫墓,在山上往下看潭溪村,这个神奇的世外桃源尽收眼底。此时,正是核桃树披上崭新绿装的时节,整个坝子被核桃树“染”成了绿色,那些青瓦白墙的民居和小洋房,大多藏到了核桃林里,只是有的地方偶尔透出星星点点白色的建筑,若隐若现,仿佛在观看一部有关绿色海洋里的海市蜃楼的影片,初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可能会产生村里仅有这几户人家的错觉。

刚进入村里就有一个小广场,说是广场也只有三四百平方米,就是村民在农闲时不由自主地汇聚到这里三五成群地闲聊,相互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或是家长里短什么的。在春节、中秋节等节日,小广场更是其乐融融、热闹非凡。伴随着节日的氛围,小孩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在一起玩手机游戏,有的在专注地等待烧烤摊上的烤串;妇女们有的忙着织毛衣、捡拾各种蔬菜等手活,有的在说悄悄话,感觉相互间有倾诉不完的秘密。傍晚,这里成了广场舞的天地,有几个中年妇女还在那拍视频,她们要把这山村中的曼妙舞姿传到外面的世界……

不管什么时候回到潭溪,我在早晨、中午、傍晚都会出去走一走,感受潭溪坝子田园风光的独特魅力。走在菜地旁的沟渠边,看那清澈见底缓缓流向远方,流向田间地头的山泉水; 走在稻田里,看那成熟饱满的金黄色稻穗都弯下了腰,像是在列队欢迎;走在玉米地里,看那玉米棒上的“胡子”,有红的、蓝的、绿的,颜色甚是鲜艳,从玉米棒顶部垂下,就像一条条小小的彩虹,这是玉米包正处于成长期,有的“胡子”开始变黑、枯萎,这表明玉米包饱满成熟了……

最近,又逢假期,我与家人又回到了潭溪村。第二天中午,照例,我独自一人又出去走了走。走在进村的水泥公路上,道路两旁的田地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核桃树,这些核桃树都披上了绿装,遮天蔽日,把炽热的太阳光都挡在了外面,只是偶有稀疏的几束光,穿过核桃绿叶的层层封锁,亲吻大地。在核桃树的作用下,潭溪坝子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空调房,凉凉的,舒服极了。这样的季节,在这样的公路上不管是走路还是开车,都是一种享受。

不知不觉,走到了坝子的边缘,下面是陡峭的山坡,放眼望去,远处的村寨、田地尽收眼底,只是目之所及都是坡地或沟壑,相对平整一点的地都难找,从内心再一次感受到潭溪坝子的独特之处,真是上天的恩赐啊。

远处映入眼帘依山横贯而过像一条巨龙的大漾云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大动脉拉近了潭溪村与外界的距离,也把潭溪村和周围的村子送上了这条预示着希望和未来的高速“传送带”。

转身看看身后的坝子,沿着高速公路延伸的方向远眺,一幅美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潭溪村民众灿烂的笑容,坝子里流淌着的清澈的山泉水、一草一木,都是构成这幅美妙画卷的主角,更是幸福的底色和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