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6月19日

用文学点燃青春梦想

——大理大学文学周系列活动侧记

□ 张伟锋 李志刚 杨通洲

2024年5月27日至31日,由云南省文联、大理大学主办,云南省作家协会、大理大学文学院承办,大理州作家协会协办的“大理大学文学周系列活动”在大理大学古城校区成功举办。活动以名家文学专题讲座、名家与知名校友分享文学作品、名家与知名校友研讨校园文学、名编面对面指导等方式,给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打开了一扇拓宽文学视野的窗户。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作家》主编宗仁发、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周晓枫、《散文海外版》主编王燕、《百花洲》主编朱强、云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范稳、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胡性能、《滇池》主编包倬、《边疆文学》编辑田冯太、大理大学宣传部部长刘翃、大理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汤培德、大理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施继生、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大理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昊燕、张锡梅等领导嘉宾走进文学周系列活动,共同研讨如何推动云南校园文学持续繁荣发展。

文学专题讲座:

面对面传授文学思想

如何进一步推动云南校园文学繁荣发展?按照云南省文联的统筹部署,云南省作家协会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学氛围的营造和人才的培养,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内专家、学者为云南校园文学把脉问诊。

在大理大学文学周系列活动中,彭学明以“亲情叙事与家国情怀”为主题作文学讲座。他以其著作《娘》和《爹》为案例进行讲解。他说,写《娘》是讴歌、是礼赞,是自己心灵深处最柔弱、最温暖的记忆和感情,他以儿子的视角,用充满深情的笔触,真切细腻地描述了“娘”所经历的磨难,剖析了自己日常生活中误解母亲、忽视母亲、伤害母亲的心路历程,折射出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中国母亲隐忍、深沉、博大的爱。

活动中,周晓枫以“散文的自在与自由”为主题展开文学对话;王燕以“散文的写作与阅读”为主题作文学讲座,她围绕“题材”和“语言”两个方面展开讲解,对当前散文创作的态势和方向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宗仁发以“文学期刊与文学创作的互动观察”为主题作文学讲座;朱强以“打开我们的文学想象”为主题分享了创作散文集《墟土》的初心和经过,讲述了“想象”在创作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

文学作品分享:

零距离畅享文学盛宴

走进生活,扎根人民,文学创作才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气象。走近作家,剖析作品,文学才会获得新鲜的生命和活力。在大理大学文学周系列活动中,知名作家们走进课堂,与师生们分享了创作的心得与体会。

彭学明分享了其长篇小说《爹》。他说,之所以要创作《爹》这部作品,首先是希望向世人呈现和传递湘西父辈和父老乡亲以及中华男儿为国为家赴汤蹈火、流血牺牲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其次是希望呈现和传递湘西甚至整个中国人与人之间彼此相守、患难与共的人间情谊;再次是希望铭刻湘西以爹为代表的父辈、父老乡亲所创造的湘西的百年史诗,让后代子孙铭记历史,继承发扬湘西人民骨子里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和人间情谊。

分享活动中,周晓枫分享了其散文集《幻兽之吻》;周明全从创作背景、经过、出版、社会反响等方面入手,对他的评论集《中国小说的文与脉》进行了系统的分享;李达伟分享了其散文集《苍山》的缘起和经过;张伟锋分享其诗集《空山寂》。

会上,几位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了张伟锋的诗歌,并向诗人及与会胡性能、李智红、于昊燕等嘉宾请教如何写好诗歌,他们认为要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写自己的所感和所知。

编辑作者见面:

回首与展望中向前走

在大理大学文学周系列活动中,还举行了《作家》《散文海外版》《百花洲》《大家》《边疆文学》《滇池》等杂志的编辑、作者见面会,知名编辑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走上文学之路。

关于编辑和作家的关系,《作家》主编宗仁发说,编辑和作家的关系和处理其他的人际关系并没有根本区别,重点是要真诚相待,再者就是要理解和尊重作家,让他们给到你手里的作品得到恰当的呈现,而这一切也都是建立在对文学规则恪守之上的。宗仁发还分享了作家和编辑之间的有趣故事,向大家展示了编辑对于催生优秀文学作品的独特作用,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编辑的行业魅力。

《散文海外版》主编王燕分享了散文的投稿技巧,表示作者要大量阅读文学期刊,了解刊物的办刊风格和定位,多关注名家的散文创作,从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身写作素养。

《大家》主编周明全、《百花洲》执行主编朱强、《滇池》文学杂志主编包倬、《边疆文学》编辑田冯太在与作者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时,介绍了各自所编辑的文学期刊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并就自己的编辑生涯进行了分享。

在现场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文学期刊的分类、不同期刊的风格,以及如何高效地投稿等问题与编辑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校园文学研讨:

手把手带上文学之路

新时代云南的文学发展关键在于创作队伍的打造和人才体系的建设。胡性能认为,置身于苍洱间的大理大学,受惠于这块文化沃土的滋养,校园文学一直生机勃勃,以纳张元、于昊燕、黎小鸣、周明全、李达伟、张伟锋、伍仕云等作家、诗人、批评家为代表的一批校友,如今已成为云南文学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中,有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作家,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里的八零后作家,无论是从事文学评论,还是从事小说、散文、诗歌创作,几乎都比肩当今云南青年一代作家的创作水平,其人数之多,创作门类之齐全,在云南高校中排名靠前,已经形成大理大学独特的文学现象。与此同时,胡性能还系统地梳理了云南省校园文学发展历史、现状、趋势和鲜明的区域特点,并回顾了自己写作的心路历程。

大理被喻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是滇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是云南的文学重镇。纳张元在发言时说,举办大理大学文学周是以文学之名的双向奔赴,让文学更加“接地气”,让作家直接面对读者,给师生创造直接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写不同体裁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打开眼界,使其更深刻地感受文学的魅力、了解文学的意义,更深入地了解作家本人。受邀参加校园文学研讨会的作家依次讲述了他们走上写作之路的过程,以及“文学改变人生”的案例。

近年来,云南省作家协会尤其重视校园文学氛围的营造和人才的培养,先后在昭通学院、云南大学、玉溪师院、红河学院举办了校园文学周,并形成和促进了省内各地校园文学的横向联动。研讨中,专家学者认为,此次在大理大学启动文学周系列活动,是云南校园文学的一次再出发,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从云南校园文学出发,云南文学将会显现出更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