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应国) 近年来,祥云县采取保护湿地、退耕还林还湿、改善湿地水质等措施,因情施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优化候鸟的生存环境,切实保护好原生态的湖泊、湿地,给鸟类营造了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实效。青海湖成为越冬水禽的重要栖息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重建了绿水青山美丽家园。
探索湿地补偿保护新机制,强化源头保护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创新保护和发展模式,持续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和监测,重点调查评估区域内的植物植被、兽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外来物种和生态环境,建立县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根据《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要求,利用地理信息与监测管理平台等新技术,对保护区进行智能化、科学化监测管理,有力推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经与院校联合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科学考察,仅在水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就记录到维管植物110科252属334种,其中包括原生种子植物92科218属296种,建立和完善物种资源定期调查与数据库更新维护制度,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名单,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形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机制。
修复治理和保护城乡湿地,“腾笼换鸟”优化布局。以水环境治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在对青海湖水库进行整治的同时,还对小官村水库、品甸海水库、浑水海水库等水库进行生态治理,相继在县城和小官村水库、青海湖水库等地建成多片湿地系统,在县城建成玉波湿地公园、城郊青海湖畔水涨地村打造生态湿地公园。截至目前,全县有河流湿地750多公顷、湖泊湿地700多公顷、库塘湿地近2000公顷、运河及输水河湿地近百公顷,形成了水生或湿生物种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坚持“腾笼换鸟”和“留白增湿增绿”相统一,腾出空间进行生态重塑。
打造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古树名木。不断完善保护长效机制,强化保护工作措施,进一步摸查全县古树资源,落实“一树一档”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并严格按“一树一档”要求对古树进行动态管理,全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今年3月以来,祥云县林业和草原部门组织深入各地现场确认测量,完成了县域内228株古树名木、8个古树群落“新身份证”核实,完善了原有及新增古树名木、古树群落的生长环境、长势情况等信息,完成了数据规范入库工作。同时,对水目山自然保护区6株古树进行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