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7月22日

美丽乡愁惹人醉

——读郭锋散文集《苍洱乡愁》

■ 高万鑫

年届80的郭锋同志新近出版的散文集《苍洱乡愁》,共收入32篇文章,都是讲大理故事,抒美好乡愁,以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处处景观,汇聚成大理人当下的乡愁情结,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种精神原动力。细细品读完全书,让人明显感觉到,无论是价值导向,还是美学趣味,该书都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品读之后让人精神振奋,受益匪浅。

郭锋同志长期生活在苍山洱海之间,这里的水木花草、人文地理、长街小巷,风俗民情,像刀刻一样镌刻在他的心坎上,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着、向往着、追忆着,每每使人心中充满温馨,使生活洋溢喜悦,这就是浓浓的乡愁。它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人文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也是作者的精神寄托。比如,作者记忆中的寿康坡,位于下关西北龙尾关。这条随着坡势逶迤的小街巷,两侧店铺林立,摆满各色摊点,经营着各种有特色的本地美食和土特产品。这里既是市民生活所需的去处,也是游客必到之地,数百年来依然是当年的模样,只是岁月沧桑了铅华。

作者年轻时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下关文献街、天宝街、老四方街这些岁月斑驳的老街,是城市的灵魂。这些老街是一部留有体温、指纹、足迹的活档案。那份亲切和稔熟就如同家中健在的老祖母,温暖而实在。它们是城里人清晨出发的地方,也是黄昏最想回归的住所。这些祥和的老街,是一条条永远不需导航的回家之路。

大理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富饶而旖旎的风光,始终从作者的记忆中涓涓流出,犹如一幅幅瑰丽的画卷,成为苍洱乡愁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大理千年不衰的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凤仪正月十五春醮会等等,是《苍洱乡愁》中生动、精彩而温润的篇章,让读者爱不释手,读后则回味再三。

大理美好的形象,是靠勇敢勤劳智慧的大理人民用铿锵的行动塑造出来的。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抗战老兵何云以及名医段洪光、“熊妈妈”郑昆芳、木雕工匠李克明等等,他们在不同年代、不同的岗位,为国家、为家乡大理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不平凡的事迹成为鼓舞大理人勇毅前行、建设美好大理的光辉榜样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也成为生动而美丽的乡愁故事,在苍山洱海之间广为传播。

用文学的方式讲述乡愁故事,还需要从自己的故事讲起,才更具说服力、感染力。郭锋同志深谙此道。因此在《苍洱乡愁》中,他给读者讲述了1981年他亲自参与的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建台经过。大理苍山电视转播台建在海拔4092米的苍山中和峰上,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工作环境最艰苦的电视转播台。在海拔世界之最的山上建台所遭遇的艰难可想而知,所发生的故事无疑生动感人之至。难能可贵的是,郭锋同志还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他牵头负责恢复、兴建全州农村广播网工作的动人故事,让读者领略到了大理第一代广电人勇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

被评为中国“百年最佳影片”之首的电影《五朵金花》,表现了大理秀丽风光、纯朴的白族民俗民风,展示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的品德,追求纯真美好爱情的情怀。随着影片在56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极大地提高了大理的知名度。“五朵金花的故乡”成了大理的代名词,“金花”成了大理姑娘的美称。但是对于电影《五朵金花》幕前幕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郭锋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之后,用真实可靠的史料介绍了电影《五朵金花》从剧本编创到演员挑选、电影中关键情节拍摄经过以及影片中优美歌曲的谱写、演唱的有关事宜等等,都作了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对影片的主题思想、演员的演技有了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从而倍感经典影片的诞生不易。电影《五朵金花》与苍山、洱海、三塔、古城文献楼、三月街、绕三灵一样,深深地烙印在大理人民的心坎上,一生一世都不会淡忘,并且经常都在怀念着,追忆着。每当提起《五朵金花》,大理人心中就充满了温馨,生活中就洋溢着喜悦和快乐。这就是郭锋同志所要告诉读者的苍洱乡愁。

苍洱乡愁作为大理人心灵中最温柔的情感部分,应当永远吟出诗一样的咏叹,陪伴着大理人走进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