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7月26日

宾川县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本报讯(通讯员 杨凤雄) 近年来,宾川县注重强化改革创新精神,从小处切口、点上发力,通过“微创新”“微改革”,以突破之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小规范”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细化标准规范客事办理。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理事包村组机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组织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客事精简,破除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走深走实。金牛镇罗官村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强化党员示范,制定《移风易俗客事办理从简规定》,只准办红白事,明确每场客事具体桌数、9个菜以下、每桌酒席300元以下,有效降低农村人情礼俗负担,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首批“乡风文明建设21个优秀案例”。创新规范“清工结账”。乔甸镇大椿树村制定《清工结账制度》,对村集体组织的各种会议和公益事业,建立工时记录,每户1册,每年10月30日召开村民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对全年“清工结账”进行商议、找补,既解决了村民自身发展和村里公益事业发展的矛盾,也让村组管理更加民主,进一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以“微创新”规范“三资”管理,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制定《宾川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自查整改工作方案》和《宾川县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加强对“三资”政策业务培训、指导和监督检查,明确专人负责“三资”平台管理,切实对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发包、处置及资金使用等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环节开展全程监督。同时,对“三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查严处,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完善制度措施,实现农村“三资”安全运行、高效运转。坚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先后制定《宾川县用活农村集体“三资”试点工作方案》《宾川县关于进一步用活农村集体“三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见》,全面推进用活农村集体“三资”,为乡村振兴赋能。2023年,该县10个乡(镇)92个村(居)委会村集体代管资金29162.82万元,盘活资金15166.03万元,盘活资产12266.67万元,盘活资源258386亩,全年实现收入2536.9万元。

以“小举措”助力基层“大治理”。进一步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党组织统一领导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完善预警评估、多元化解调处、案件回访工作等机制,全力推进“以案定补”“以奖代补”,常态化开展“周排查、月汇总、月研判”,“一事一策、一人一策”落实包保稳控措施,定期对已经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回访和评估,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2023年,该县兑现矛盾纠纷调处“以案定补”资金20.2万元。

以“微改革”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助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针对农民合作社存在“空壳社”“僵尸社”“家庭社”等问题,宾川县抓住被列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的机遇,按照“清理整顿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创新机制、点面联动,重规范提升、强示范引领,力促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该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314个,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8家、外贸进出口企业61户、农民合作社750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万余人、“果业新农人”7万余人,带动就业20万人;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0.2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10元,高于全国1000多元,高于全省6000多元,“企业联产业带农民”增收发展模式成效凸显,入列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