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8月21日

永平县政协——

“院坝协商”凝聚共识 集智聚力谋发展

□ 记者 杨磊 杨敏

8月15日,永平县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政协永平县十届委员会委员段伶伶,永平县水泄彝族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政协永平县十届委员会委员朱祥周,中共永平县委党校讲师、政协永平县十届委员会委员李煜杭等做客由政协大理州委员会和大理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媒体直播节目《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就永平县“院坝协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等方面话题进行对话交流。

打造“院坝协商”的永平经验

主持人:永平县政协在开展“院坝协商”中积极探索基层协商新模式,推动了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能否请段伶伶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院坝协商”的永平经验?

段伶伶:永平县政协在开展“院坝协商”行动中,立足于政协性质定位,致力于把政协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着力把院坝协商打造成为充满政协味道的基层协商新模式、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名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组织“搭平台”,着力夯实工作之基。一方面搭建基层协商平台。按照“七有”标准,投入资金20多万元,在全县7个乡镇、8个村建设委员工作室23个,实现了协商平台全覆盖。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政协委员编入委员工作室。同时,突出“开门协商”,坚持哪里有利于问题解决,就选择在哪里协商,筛选了一批非固定协商场地。另一方面加强协商队伍建设。聚焦协商议事群体,确定了一批以委员为主体的专家队伍和律师队伍。健全了乡贤能人参事机制,在各村筛选了一批以各界代表人士为主的乡贤、能人队伍。组建了妇女界的“家教家风”传统美德宣讲志愿队伍、政法系统的普法强基补短板志愿队伍等,全面充实了协商平台建设,夯实了协商工作之基。

二是聚焦议题“广调研”,着力摸透基层之情。把“院坝协商”调研工作提升到专题调研的高度,按照一个协商议题一个调研方案、一名班子领导、一个调研组、一次调研前集中准备、一次调研报告集中评审的“五个一”工作要求开展调研,着力找准问题症结、精准对策措施。在调研中着力解决好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问题,着力提升协商议题精准度。比如:在安吉村开展的“推动普法入人心·弘扬时代新风尚”主题协商调研中,发现该村农户侵占道路的现象较为突出,提出了把护路养路列为重点协商内容的建议,推动了协商议题更为聚焦、协商效果更为明显。

三是聚焦共识“强引领”,着力汇聚发展之力。培育协商理念,把“协商文化”作为“院坝协商”的基础工程,在协商议事活动中树牢民主议事、公开议事、平等议事、规范议事、理性议事的理念,坚持互动协商,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在协商议事活动中设置自由互动对话环节,让双方在“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中转换角色、交换信息、互动交流,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理解的过程。强化解疑释惑,把加强政策宣讲作为协商议事活动的内容,推动实现反映意见建议和解疑释惑良性互动、民主氛围和协商效果有机统一,使协商议政的过程成为思想引领、宣传政策、释疑增信、凝聚力量的过程。

四是聚焦议事“深协商”,着力找准善治之策。坚持集思广益,出办法、出亮点,涌现了一批“院坝协商”典型案例。在阿林村开展的“深入推进普法强基·助力文明村寨建设”专题院坝协商中,达成的建立完善“三项机制”开展“六个一”行动的协商共识在全县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中全面推广,案例获评2023年度全省政协院坝协商典型案例。在文库村开展的“凝聚治理合力·共建文明新村”的专题院坝协商中,针对村组道路重建轻管问题提出的建成畅通路、洁美路、安全路、文明路的做法被各村借鉴运用。在官上村组织开展的“推进共商共管·共建美丽家园”专题院坝协商中,针对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无人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提出的设立乡村物业管理委员会的办法,被各安置点普遍采用。院坝协商成为了推动基层“自治”的重要方式,增强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

第五是聚焦落实“善监督”,着力提升协商之效。积极探索建立“院坝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强化跟踪问效,形成工作闭环。落实交办反馈机制。协商成果按照事权报各级党委采纳交办,办理落实情况由承办单位反馈。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确保协商意见落实见效。探索建立在政协常委会会议上听取政府关于“院坝协商”成果采纳落实情况的专题通报制度,有效改变了“建议止于批示”的履职模式。建立民主监督复查回访机制。采取“再督办”“回头看”“民主监督”等形式,确保协商成果逐一落实到位、见到成效。探索将上年度重点协商成果转化列入下年度民主监督议题,把政协“院坝协商”成果转化纳入部门年度民主评议内容,组织政协委员和界别代表对相关部门开展满意度测评。通过县政协的精心组织,广泛协商、积极争取,有效监督,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院坝协商议事成果得到有效落实、充分转化。

“院坝协商”让共识变成现实

主持人:段伶伶主任,在开展“院坝协商”的工作中,有没有一些经典案例与我们大家分享?

段伶伶:去年7月,我们在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开展了一场“建设绿美花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花桥村地处澜沧江东岸、横断山脉博南山东,距永平县城19公里,辖区面积31.4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3457人。花桥村是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段的千年古村落,博南古道穿村而过,村内有“天下第一奇梅”之称的元梅,2012年花桥村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永平县政协在“院坝协商”议题征集调研中,发现花桥村开展绿美乡村行动、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工作思路不清晰,自身优势发掘不够、特色亮点不突出。结合推动绿美永平建设的政协实践,确定了这场“院坝协商”。

为确保协商实效,县政协精心制定了调研方案。2023年6月上旬,由县政协的一名副主席牵头,相关委室负责人和部分县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邀请县住建局、林草局、水务局、文旅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博南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参与,对在花桥村如何开展绿美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了调研,摸准实情,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23年7月14日,由县政协副主席主持召开协商议事会议。会上,村“两委”负责人介绍了绿美花桥建设情况,调研组指出了绿美花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与会人员围绕绿美花桥建设干什么、怎么干开展了热烈讨论,畅提意见,建言献策。经集思广益,达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一是建设“古道美”花桥。实施“古道万梅”种植行动,把博南古道花桥段打造成“生态长廊、文化长廊、经济长廊”,实现经济性、功能性、观赏性有机结合。二是建设“古村美”花桥。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开展老旧建筑风貌修复;加大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厕所革命,加快解决污水直排、人畜混居等问题;抓好绿化美化,开展植绿一条入村道路、补绿村间“四旁五地”、绿化一个农户庭院等行动,户内添花增绿,干净整洁,建设好“村落美”。三是建设“古树美”花桥。依托“古道元梅”知名度,塑造花桥梅花文化标识;加大梅花古树保护,营造寻梅、赏梅、画梅、护梅社会氛围;打造一批“梅园”“梅院”;弘扬梅花精神,传承梅花文化;发展古树旅游和梅果产业。

开展“院坝协商”后,县政协把协商共识落实情况列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开展跟踪问效,“三美”花桥建设进展顺利,千年古村变得更加绿美。一是实施了“古道万梅”种植行动。按照“一线一林四园多院”的布局,实施了博南古道万马归槽段“十里梅花”种植、金桂花梅岭种植、十步梯入口梅园种植、政协委员林等项目,完成投资400多万元,实现经济性、功能性、观赏性有机结合,古道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开展古村落整治提升行动。争取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资金1050万元,建设花桥村丝路文化展示中心300平方米、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展示中心130平方米、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在花桥主街两侧新建排污支管、入户管网1000米、提升改造排污主管1000米、改造旱厕100间。群众全面参与绿美花桥建设,植绿、补绿成为习惯和自觉。三是推动了梅花文化旅游发展。在花桥村新种植梅花1200多株;实施了彭家花园、大龙潭梅园等种植项目;建成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的高原农特产品电商中心、占地180平方米的直播带货场地,发布文旅精品线路两条,古道元梅成为“网红”打卡点,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

在花桥村开展的院坝协商助推绿美乡村建设工作中,永平县政协可以说是既搭台又唱戏,通过院坝协商的平台协商找良策,找准了以“三美”为目标的绿美乡村建设路径。同时,县政协亲自上阵,把开展“古道万梅”种植行动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点来抓,着力打造绿美永平建设的政协样板。“古道万梅”种植行动计划在县域内博南古道沿线,采取点、线、面、园、院相结合的方式种植万株梅花。行动得到了州、县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县政协制定了翔实的实施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发动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在全县掀起了绿美永平建设新高潮。

“双推”工作成效显著

主持人:现在请李煜杭老师介绍一下永平县开展“双推”工作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李煜杭: 永平县政协根据省、州政协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下简称“双推”)工作。

一是超前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研读文件精神,深刻领悟“双推”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永平县情,制定出由政协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永平县政协关于“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摸清底子,掌握第一手资料。县政协主席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通过深入相关单位、乡镇、部分村(居)委会、32所学校,采取座谈、随机听课、与师生沟通交流、查阅教材、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对全县“双推”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三是富有成效地开展专题协商,找准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今年5月25日召开了由县政协、县教育体育局、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民宗局等部门以及政协委员、校长、省州优秀教师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专题协商会。协商会上,大家坦诚相见,本着助推工作的目标,提出了真知灼见,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最后形成了五个方面具体科学的意见建议。通过协商,有力助推了我县“双推”工作,为我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政协“搭台”委员“唱戏”,“双推”工作“三个一”活动深入人心。在永平县政协开展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唱一首歌”活动中,县政协委员丁绍荣演唱歌曲《傈僳》,苗族打歌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陶清香演唱《红花调》,县政协工作人员在现场发放“永平县政协‘双推’协商活动倡议书”15000余份。“同唱一首歌”活动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进一步加深了广大群众对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为全县“双推”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

五是充分挖掘工作结合点,精心开展“通用语言用起来”委员行动。充分结合院坝协商活动,把“双推”工作有机融合其中,在各乡镇、各部门的院坝协商活动中建真言出良策,协商凝聚共识;研究政策学习业务,聚贤才达人,确保协商质量;抓创新、促融合、广参与,促进双推工作。省、州、县政协委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正式场合带头讲普通话,在工作生活中带动界别群众、身边群众使用普通话,带动全社会“通用语言用起来”。

六是省、州、县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三个一”活动。依托委员工作生活平台,政协委员根据个人行业和平台优势带头做好示范,充分利用民族舞蹈汇演、广场舞、发放倡议书和宣传单等活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动带头开展或参与“同听一堂课、同讲一席话、同唱一首歌”活动,促进“通用语言进乡村”,切实增强全县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运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

七是以教育界政协委员为抓手,以学校为主阵地,精心组织推普宣传周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讲普通话”、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

“双推”工作开展以来,建立了政协委员开展“双推”工作的示范单位12个、企业实体3个、新型经营主体3个、农民合作社2个、委员工作室8个、舞蹈团体1个、体育协会1个。通过永平县政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高潮。专题协商会的举行,汇聚了多方智慧和力量,各方达成的共识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策略,促使各部门更积极地投入到“双推”工作中。“同唱一首歌”活动、“通用语言用起来”委员行动以及政协委员积极参与“三个一”活动,也让广大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了他们学习和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对“双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意义的认知,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