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8月28日

南诏德化碑

□ 何七美

“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南诏德化碑,屹立于如诗如画的苍山洱海之间,不仅记录了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更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多元一体与团结和谐。这块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化的多样性,成为连接各民族友好往来的纽带。其蕴含的智慧与思想至今仍能为我们提供深刻的启示,激励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铭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念。

公元7至8世纪,洱海周边出现了六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公元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了六诏,建立了雄踞西南地区的南诏国,并将都城定于太和城。南诏国作为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原本是唐王朝的一部分。由于边吏的贪暴行为,导致“诳惑禁中、闭塞天听”,最终酿成了天宝之祸,唐军以“三军溃衂、元帅沉江”的惨败告终。公元766年,即南诏立国28年后,南诏王阁罗凤在太和城宫门外立下了这块碑,铭刻着南诏国的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以铜镜正衣冠,以史为鉴知兴衰。南诏王阁罗凤在碑文中深刻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与心声,指出南诏与唐朝之间的冲突是出于无奈的被迫之举,并通过“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来阐明自己“不得已叛唐”的原因,希望后人能理解这段历史的复杂性。他表达了对唐朝的深厚情感,强调自己家族世代忠于唐朝,并期待南诏与唐朝能够重新结好,倘若之后唐朝使臣来访或后人疑惑时,能够通过碑文了解南诏与唐朝交恶的真正原因。同时,阁罗凤坚信“小能胜大祸之胎,亲仁善邻国之宝”,和睦相处、亲善邻是一个国家、地方政权避免灾难、实现繁荣的关键,还表达了“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强调自己始终是忠诚于华夏民族的臣子,追求民族的统一和团结是南诏亘古不变的主旋律。这块碑在史学界受到高度评价,认为它是祖国西南边疆历史上象征着民族统一融合的团结之碑,不仅记录了南诏与唐朝之间的恩怨情仇,更体现了南诏王对民族大义的坚守和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古代中国边疆地区民族关系的复杂性,昭示着民族团结融合的重要性。

镌刻在苍山青石之上的南诏德化碑,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高3.9米,宽2.4米,厚0.6米,重达30余吨,碑文总计3800字。然而,经过千年的风雨侵蚀与人为损坏,如今碑文仅存5百余字。幸运的是,结合明代以来的《云南通志》等众多典籍,以及历代经史学家的考证,碑文的内容得以完整传承。这不仅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使得南诏德化碑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继续发挥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回望大理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幅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美好画卷。从汉武帝时期的拓土开疆,到元明时代走向国家的大一统,再到如今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示范县的创建,涌现出了一大批以郑家庄为代表的多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一切都体现了文化互鉴与民族融合的生动实践。正是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才造就了今天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而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厚的底蕴。

如今的大理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乐土。在这里,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交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象。作为“大家庭”里的一员,大理将与全国各民族一道,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努力谱写多民族团结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