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9月02日

夏日骤雨

■ 杨卓如

今年的雨季来得早,刚入初伏,无穷无尽的雨就下个不停。我所居住的小镇,四面环山,一江纵贯,凭栏赏雨,目光所及,全都湿淋淋的,在雨中迷迷蒙蒙,犹如仙境,别有一番风趣。

这是横断山脉的夏天,雨、雾、山、水,还有房舍、街巷、桥梁、农田、山林,如诗如画,在夏雨的洗涤下,格外清新,格外明朗,格外妩媚。

夏雨和春雨不同,这个季节的雨是骤然而至的。且机缘巧合一般,偏偏要等在傍晚市民下班、农民收工时,雨水沛然而至。这时候你就不得不佩服古人所说的“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的智慧了。那些把古人言放在心上的人,从容地拿出雨伞雨衣等雨具,款款漫步于雨中,一边享受夏雨的凉爽,一边欣赏烟雨楼台迷蒙巷陌的景致,十分惬意;而那些未带雨具的人,只能脱下外衣顶在头上,聊以遮挡雨水,却无奈终于还是被无情的雨水浇得浑身湿透,其狼狈之状,不一而述。

夏雨其实是有征兆的。夏雨来临之前,天空总是变幻莫测。乌云密布,风卷残云,电闪雷鸣,可谓“声情并茂”,仿佛是天神在挥舞着巨大的画笔,在苍穹之上描绘出一幅幅宏阔壮观的画卷。此时,大地也仿佛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风雨,草木摇曳,虫鸣鸟叫,都在诉说着对夏雨的期盼和焦灼。

终于,夏雨骤然而至,迅雷不及掩耳。很多的时候,夏雨的光临极有程序感。初时,雨点稀疏,如细丝般飘落,或大滴大滴地砸在地面上,它们急切地敲打着楼台和窗棂,发出悦耳的声响。渐渐地,雨势越来越大,犹如瀑布般倾泻,将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雨点如同豆子般大小,狠狠地砸在地面上,溅起一片片水花。风雨如晦,雷电交加,瓢泼似的雨水瞬间让街巷变成了河流。江河横溢,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颤抖。在这样的雨中行走,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却又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激情,澎湃于心胸。

是啊,沛然而至的猛雨,最能触发人们内心的激情。每当夏雨来临之际,我总会怦然心动,站在窗前,欣赏着这场大自然的盛宴。看夏雨倾盆而落,看夏雨横溢流淌,然后看夏雨匆忙溜走,而后又分分钟雨过天晴,活像个顽皮的孩子,做完恶作剧赶紧跑路的把戏。

无疑,夏雨是具有暴烈脾气的。正因如此,每每想起来夏雨的味道,总是湿漉漉的,急匆匆的,伴随着猛烈的电闪雷鸣,伴随着江河横溢,烟雨莽莽苍苍,充塞天地之间。

此刻,正是万物葱茏,生机勃发的时节,漫山遍野的庄稼少不了透雨的滋养。雨中的意象,最绚丽的要数栀子花大朵大朵的白,芭蕉叶的大片大片的绿,韩愈“芭蕉叶大栀子肥”的诗句经典地揭示了这一秘密。碧绿而又肥大的芭蕉叶片滴答滴答地垂着雨滴,以及丝丝缕缕的栀子花香,是夏雨的杰作,也是夏雨意象的注脚。

听雨,应该是一种浪漫的情怀。“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听雨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墨客通过听雨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而在夏日听雨,当以李重元《忆王孙·夏词》为最:“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夏雨清凉,与荷花是绝配啊!

然而,比起苏轼的那一首经典的听雨诗《雨夜宿净行院》,则缺那么一点抒情和哲理:“笀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苏轼当时处于人生低谷,借宿净行院,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可谓是百感交集。第一、二句直抒胸臆,我现在穷困潦倒,但我只希望驾一叶轻舟,寄情山水;后两句则紧扣主题,突出“夜雨”,以此展开内心的忧愁,一个人在听夜雨,没有灯火去照亮凄凉。诗句中的无奈与忧愁,又有一种深刻的哲理,写得却那么含蓄。

夏雨,给人的感受多是愉悦的。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雨前,有起风的凉快;雨时,有降水的清凉,那酷暑的燥热,因一场雨,就能去掉,雨雾带来湿润,长风带来凉爽,山野因之翠绿,大地因之生机勃勃。

夏天听雨,别有一番风味。这韵味,既在于雨的灵动,也在于听雨的心境。夏夜,万籁俱寂,雨声是最好不过的背景音,静静地听雨,舒舒服服地听雨,是很难得的享受。听雨打在芭蕉叶上,滴滴答答;听雷声轰鸣,宽广而惊动。听雨,不禁让人沉思:水是生命之源,它滋养了世间万物,也滋养了人类的精神世界。雨声如蝉鸣,使人浮躁的心境渐趋平静得像一泓碧水,无波无澜,宠辱不惊。

夏雨如诗。听雨,就是听大自然的呼唤。透过窗前的夜幕,雨中的世界,仿佛是一个缩小的宇宙,蕴含着无尽的哲理。我站在窗前,看着那雨中的世界,心中常常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大自然的感激,对大自然的珍视。

夏日骤雨,夏夜听雨,心静如水,烟雨中的山峦,烟雨中的江河,烟雨中的林莽,烟雨中的村镇,迷蒙而磅礴,宁静而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