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0月23日

古道时光的背后

□ 李雪/文 夏传武/图

100多年前,清朝光绪年间,西南边地云南驿小镇上,一个叫李茂的中年人,在经营了多年的纺线生意后有了一定的积蓄,费尽力气在云南驿古道临街东头的热闹地段,买下一块占地面积将近一亩的地皮。这块地平时里都是老人们闲坐、孩子们玩耍的地方,地皮东西两端都有独立的小巷道,不受左邻右舍的干扰,是一块独立地皮,非常好的。被称为“线长”的李茂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年纪,他带着两个年轻的儿子着手建盖院子,按照设计蓝图,这个大院将是他和子孙后代们最安全最温暖的家园。耗时将近10年,在一家人呕心沥血、倾尽所有的努力下,这个院落才完工。家里的人口已经从原来的两代6人,变成了三代10多人,被梦想榨干财富和心力的李茂已经老去,步履逐渐蹒跚。他慢悠悠地跨过散发松木清香的门槛,抚摸两道厚实的门框,走下平整的大青石台阶,站在街道的青石板上欣赏自己伟大的杰作。这座东西20多米、进深30多米、有20多个房间的大院落,就在自己的手上一点点地建盖成功了。坐南朝北,巍巍然矗立在云南驿古道的一侧,大气、稳重、显眼,虽然不能和东头李大川家的五大院媲美,但在整条街看起来也是不逊色的。看着看着,李茂心潮起伏、眼眶湿润了。他颤巍巍地上了台阶回家,坐在院子里晒着温暖的太阳,辛苦了一辈子,希望后人们不要像自己这么辛苦了。如今儿孙绕膝,六畜兴旺,从此安居乐业,孩子们识文断字考取功名,也就对得起祖宗的庇护了!虽然操劳到极致,但李茂十分欣慰。

1920年到1940年,这个古驿道上的第六个院子都在开着马店,熟识的马锅头每次都要找到这里歇脚、喂马。马队早上离开,晚上住进来,院子里的孩子逐渐多了,也跟着大人跌跌撞撞挑水、劈柴、喂马,围在马锅头的火塘边听各种传奇的故事,有时跟着哈哈大笑,有时吓得不敢听下去,有时跟着哼起那些没有见过面的边疆民族听不懂的小调,哼着哼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1939年,在云南驿村东头的国民党部队征兵点,李茂的第三个孙子,17岁的李光有在军官面前大声地说:“我家我去当兵!我抵我二哥去!”当天晚上,李光有回家向爹娘哥嫂磕头拜别,第二天天亮就跟着部队去了昆明,成为了云南六十军的一名新兵,从金马牌坊离开昆明以后跌跌撞撞地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春天终于走到了徐州。是的,他们是走着去打仗的,在台儿庄战役中为国捐躯。走到战场的时候,刚满18岁的李光有说着满口的云南话,他也只会说这一口的家乡话,和敌人拼杀时,他已经是一个勇敢的战士。18岁的他的眼里,世界是那么小,小得只有长长的一条云南驿青石板古道;世界又是那么大,大到可以在战场上看见战友的鲜血和国家主权的尊严!

1948年的冬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武装悄悄潜伏在祥云大地的深处。中共滇西工委经过近一年的组织准备,通过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反“三征”斗争,逐步建立起一支以贫苦农民和进步知识青年为基础的人民武装。每天深夜都会有几个年轻人的身影走出云南驿的这个大院。1949年4月16日,在祥云下庄街玉峰寺,一个叫李光祥的云南驿年轻人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来自青石板古道上的他和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奔波战斗在滇西的红土地上,成为了滇西人民自卫团的一员,后来被整编为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迎接着新中国的成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家乡飘扬。他就是李茂的第四个孙子李光祥。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院子里的孩子们不断地出生、长大、离开故土家园。他们分别成为了工程师、人民教师、军队工作人员、行政工作者、科技示范户……大院子曾经的热闹、争吵、娶妻、生子、病痛、死亡,悲欢离合,演绎着人世间所有的故事。他们从这里走出去很远很远,有时候又走回来,在院子里发呆,脑海里的往事如电影的播放器缓缓转动,慢慢清晰,或者卡带无法播放。

2004年,九十岁的小脚奶奶董菊英在院子里那棵茂盛的木槿花树下,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正午的阳光洒满院子里的每一块石头,泛着微光,小院很安静,只有录像机工作的沙沙声。奶奶眯着眼睛,皱纹里全是回忆:“那时候,经常有飞机来轰炸,我们只要听见白马寺的警报声,就抱着娃娃跑,一条街上都是人,有时候跑不动干脆就趴在青石板上了……”董菊英在李家六院生活了70多年,从20岁的青春小媳妇成了长寿的耄耋老人,奶奶回忆的是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的年代,时光流逝,战火停息,耳边的枪炮声似乎还在鸣响,在时光的背面,每一个亲历者都接受着时代倾泻的大片大片的雪花。

古道上的院子从西往东安静地排列着,每个院子里的故事多得数也数不过来。人间冷暖、生离死别、爱恨情仇,从院子里走出去的年轻人,背负着时代赋予的命运,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云南驿,这个千年古镇,无论推开哪一道院门,一个个家族的故事都会纷至沓来;无论询问哪一位长者,他们悉数那些从西汉时候就开始流传的“彩云南现”“蜀身毒道”“古博南道”“驼峰航线、飞虎逐日”的传说;古道上,一首首赶马调悲怆唱响,一块块引马石上往事沉淀的深凹,一棵棵百年古树仰望苍穹,默默缄口保守着无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