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1月20日

破局重构 转型赋能

全州经济体制改革稳步向前

□ 记者 张婧怡

改革潮涌,奋楫者先。“十四五”以来,我州坚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在破局重构中克服万难、于探索创新中坚定前行,全力开辟新赛道、新阵地,经济动能转换空前加快,经济逐步恢复向稳向好,以一项项成果、一次次突破,交出了高质量改革发展新答卷——

2022年全州产业投资增长180%,创历史最高增速,位居全省第一;2023年全州产业投资规模从2021年的105.1亿元提高至302.5亿元;大理州新能源电力装备集群获“云南省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大理经开区新能源装备制造、祥云经开区新能源电池、鹤庆产业园区绿色铝列入全省第三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文旅产业重构升级,在全省率先开展酒店与民宿规范发展试点;大理州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州,率先在全省实现规模化绿电认证;大理经开区入选全省首批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祥云经开区创建为云南省首批“零碳园区”……

以产业投资为先导,产业结构升级重塑

近年来,我州注重“大兴实体”,坚持产业投资优先,持续提升产业项目“从招商到投产”的全周期工作水平,投资结构实现革命性突破。2022年全州产业投资增长180%,创历史最高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116%,位居全省第二;2023年全州产业投资规模从2021年的105.1亿元提高至302.5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4.1%,比2022年提高11.6个百分点,在2021年(11.2%)基础上翻了两番。其中,工业投资占比达24.8%,超越此前占比最大的交通投资;2024年以来,全州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产业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先行作用不断发挥显效。

以产业振兴为主线,全州经济重构转型

我州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实施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硅光伏、新能源电池、铝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全链贯通,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巩固完善、提质发展。2021年以来,全州引进硅光伏企业9户,总投资110.1亿元,已投产6户;引进新能源电池及新材料企业9户,总投资324.2亿元,已投产6户;引进绿色铝企业6户,总投资74.7亿元,已全部投产。截至目前,全州原铝产能达76.8万吨,铝水转化率近50%;建成多晶硅产能0.2万吨、单晶硅产能20GW、电池片产能2.5GW、组件产能7.1GW;建成电池负极材料产能10万吨。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大理州新能源电力装备集群获“云南省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今年1—9月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9%、145.5%和34.7%。随着新动能迸发,大理的工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第一引擎”;今年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居全省第四。园区经济质效得到大幅提升,大理经开区新能源装备制造、祥云经开区新能源电池、鹤庆产业园区绿色铝列入全省第三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弥渡沪滇数字·健康(医疗器械)产业园初具雏形;今年1—9月6个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基础设施完善优化

今年以来,我州发改系统争取到位资金合计130.11亿元,居全省前列;统筹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州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实行正向激励。大理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加快,截至2023年底,全州铁路通车里程553公里,昆楚大、大丽、大临、大瑞大保段铁路通车运营,大理火车站站房重建即将投用,大理铁路枢纽工程有序推进;公路通车里程26815公里,鹤剑兰高速沙溪支线、新楚大、大南、宾鹤高速通车运营,即将实现“县县通高”;乡镇通三级路率、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分别达71.8%、59.9%;大理机场三期改扩建有序推进,机场航线达28条;桃源水库等总投资234.5亿元的48件重点水源工程加快推进,截至2023年底,全州有水库706座,水库容量达7.5亿立方米;500千伏禾甸变、长新变和五印变列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2023年新增并网光伏装机217.1万千瓦,创历史之最。截至目前,电力装机容量1839.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29.1%。

以空间优化为引领,城乡发展协调共进

近年来,我州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协同发展”战略,大理市“单极支撑”格局得到扭转,县域经济更加均衡,今年1—9月鹤庆、祥云、弥渡GDP分别增长8.8%、7.3%和6%。推动“产城人”均衡发展,实施开发区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园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集群发展初见成效;大理经开区和祥云、鹤庆、弥渡等园区成为地方经济“主引擎”。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纳入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列入国家功能型流通支点城市。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3%,比2020年提高2.4个百分点。8个县市入选绿美城市省级试点,祥云县获评全省“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剑川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粮食产量持续稳中有增,做好“土特产”文章,设施农业快速崛起。扎实推进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1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1,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以改革创新为指引,发展活力聚集释放

一直以来,我州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和经营主体倍增“双轮驱动”,2023年新增“四上”企业496户,大理州企升规(限)工作成为全省典型;截至今年10月底,经营主体达41.6万户,较2023年底净增2.5万户。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嘉士伯、其亚、欧亚、来思尔进入全省非公企业100强。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大理经开区、祥云经开区、鹤庆产业园区分别出让首宗“标准地”。“融信服”平台融资累计注册企业41208户,授信金额155.54亿元。文旅产业重构升级,“文旅+”和“+文旅”多元融合加快,在全省率先开展酒店与民宿规范发展试点。大理州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州,今年1—9月全州发、用电量分别增长9.1%、17.2%,均创历年同期新高;率先在全省实现规模化绿电认证,大理经开区入选全省首批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区,祥云经开区创建为云南省首批“零碳园区”,永平县、南涧县被省林草局列为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单位。以洱海流域水价改革助力洱海保护治理,完成大理市供排水价格调整,大理市、洱源县农业水价改革有序推进,累计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263.41万亩。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