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11月21日

大理市: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1月13日,中共大理市委常委、大理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选斗率队做客大理州舆论监督热线访谈节目《政风行风热线》,就大理市经济社会发展、文旅产业创优提质、民生保障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和交流。

以工作创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王选斗介绍了2024年大理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保持平稳运行。1—9月,大理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35.51亿元,增长1.0%;农业总产值完成35.64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建筑业产值完成67.22亿元,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2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16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大理市上榜2024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32名。

产业转型蓄势发展。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7.96万亩,水稻等生态环保型作物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1—9月,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08.39亿元。循环经济“洱海顺丰模式”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创新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大理烟草小院获选国家级科技小院。完成能源以外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9亿元,明阳西南研发中心等5个项目顺利推进,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6万千瓦。截至9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达31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37亿元。做强“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等新IP,爱情、体育、文化、旅拍等旅游新业态爆发式发展。大理市入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苍洱保护持续加强。大理市始终将洱海保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强化截源控污、内源治理,多举措持续推进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污染高质量治理。加快推进洱海流域山水项目,实施洱海南部湖滨生态廊道保护和修复等项目,以近岸区域、入湖河口和湖湾等为重点,分步分区、积极稳妥推进底泥清淤与生态环境恢复工作。1-9月,累计投入人力119759人次,投入资金3890.3万元,清理枯死植物、淤泥、各类垃圾15.14万吨;动态处置农田尾水400.084万立方米;累计投放各类鱼种和底栖动物396.99吨,调控出湖各类鱼种91.01吨。2024年前三季度,洱海水质为良好。洱海27条主要入湖河流中,22条水质优良。大理市入选“中国天然氧吧”,提名全省首个国际湿地城市。大理市苍山洱海(湿地)一体化智能监管系统在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云南区域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基础建设加快实施。实施重大建设项目296项,完成投资64.34亿元。大理至攀枝花铁路引入大理枢纽工程等项目稳步推进,完成13个老旧小区、5.72万平方米改造任务。1-10月共建设5G站点293个,5G网络已基本覆盖重要公共场所。高标准推进绿美城市建设,新增口袋公园9个,新增绿化面积24.92万平方米、新增植树19679株。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持续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成21家住院诊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纳入DRG付费改革。大理市血吸虫病消除达标通过省级考核。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累计转移就业165714人。贯彻落实好保基本民生政策,1至9月,城镇新增就业6419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6.57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563.1万元。

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创优提质

今年以来,大理市坚持把文旅创优提质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1-9月,大理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58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03%,其中,海外旅游者25.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0.42%,旅游总花费898.42亿元,同比增长4.86%。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丰富优质文化供给。举办白族舞蹈等文艺骨干培训班6期,培养文艺骨干560多人。开展“戏曲进乡村”“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45场,观众总人数112.5万人次。拍摄的MV《一年一度三月街》点击率超7000万。全市已建成涵盖1个市级图书馆、2个市级文化馆总馆,13个乡镇(街道)分馆,144个村(社区)服务点的三级网络,形成全面覆盖、均等便捷、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是擦亮大理旅游名片。打造喜洲古镇油菜花海、凤阳邑茶马古道、有风小院等农旅结合的样板。推进“康养+旅游”“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将环洱海生态廊道打造成为休闲运动新地标。双廊艺术街区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双廊村和喜洲村成功创建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举办“爱在大理”音乐节,借势音乐节IP落地,吸引游客大量流入,并持续做好以“爱在大理”为主题的城市级系列活动。崇圣寺三塔入选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名单。

三是规范文旅行业管理。累计出动2914人次,核查文旅产业经营户及非经营户6094户。召开全市旅居大理现场推进会,将海东镇文笔村和喜洲镇中和邑村作为大理市旅居产业发展示范点,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全面推动环洱海乡镇(街道)的旅居产业发展。出动执法人员8761人次,持续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治理、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等工作,使旅游购物“退货率”和旅游“投诉率”分别下降24.6%和31.7%,确保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双提升”。公示旅游市场“红黑名单”,35家企业(个人)上榜“红名单”,28家企业(个人)上榜“黑名单”。

大理市整合市级相关部门的力量,加大对旅游民宿的规范管理力度,上线了住宿行业服务监管平台,平台通过对各项民宿数据底数的融合分析,以可视化的统揽,使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大大提高了政府对住宿行业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抓实民生保障

今年以来,大理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面抓实全市民生保障工作。

抓社会救助,兜牢民生底线。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帮扶资金4345.24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7034人。2024年,累计救助城乡低保对象3.9万户次、7万人次,发放低保金2989.6万元;救助城乡特困人员3575人次,发放补贴406.1万元;审批临时救助305户次102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81.5万元。救助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员7.4万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85.64万元。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82.4万元。

抓一老一小,夯实民生关切。持续推进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完成太和、下关、满江三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太和街道龙祥社区、榆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喜洲镇永兴村老年幸福食堂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2024年,争取到237.61万元支持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苍洱阳光幸福工程、万花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建设、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建设补助等5个项目。对5家养老机构进行服务质量、硬件设施提升改造,全市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末的27%上升至77%。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5家养老机构、35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为1219人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发放163.7万元基本生活费,为11名孤儿发放助学金6万元。大理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完成组建,社区(村)级“儿童之家”覆盖率达100%。全市配备儿童督导员13名、儿童主任144名。稳步推进“苍洱阳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探访责任制等系列机制,共探访留守老人111人次、留守儿童1767人次。

抓社会事务,覆盖民生服务。持续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帮扶工作。2024年1-10月共救助生活无着和临时遇困受助人员448人次,护送返乡120人次,救助率达100%。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初步完成了《大理市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编制。基本完成新殡仪馆建设,明年即可投入使用。发放惠民殡葬服务费用4602人,共计665.05万元。

记者 赵丽花

节目时间:每周三11:00—12:00直播

收听方式:广播频率FM102.7、FM99.9

收看方式:“风花雪月号”微信公众号微赞直播间,《大理日报》第五版专题刊载

热线电话:0872-2121027、2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