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磊 尹亚萍
张翰敏,政协大理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大理市蓝续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11月28日,张翰敏做客由政协大理州委员会和大理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媒体直播节目《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就白族扎染传承与创新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
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大理蓝”
主持人:听说您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中国可持续设计”展览,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了大理的扎染?
张翰敏:是的。今年11月,作为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传习所、小红书乡村工坊,大理蓝续受邀参加了“中国可持续设计”展览。我身着蓝白相间的白族扎染服饰,向世界介绍了白族扎染艺术之乡——周城,展示了白族扎染的独特魅力和大理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一直以来,我希望与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大理文化之美,致力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传统手艺赋能,助力非遗产业化升级。
这次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中国可持续设计”展览,汇集了来自中国10个省份和自治区的26个优秀项目和81件展品,涵盖乡村振兴、再生材料、生态共创、自然疗愈、可持续教育、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与女性创造力等多个主题。
守正创新推动非遗传承保护
主持人:在“中国可持续设计”展览中,您分享了扎染创新求变的故事。今天,是否也以“蓝续”的创新为例,介绍一下传统技艺要怎样守正创新?
张翰敏:作为白族扎染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我一直以传承弘扬白族扎染为使命,在实践中守正创新,推动白族扎染的可持续发展。我和团队扎根乡村11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价值创新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用10年时间做了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追随四季变化,走入大自然,去采撷大自然的色彩。我们立足于滇西北的植物,通过实验100多种植物染材,制作总结了可以用于实践的植物色卡超50种,解决了扎染色彩单一的问题。我们积极联动昆明植物研究所等机构,了解色牢度的稳定情况和色度的开发,推动白族扎染的色彩丰富性。我们还研发新的技法超60种,建立白族扎染纹样数字库,并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研发新技法。通过不断实践,我们还对扎染面料进行了拓展,改良超80种,丰富了扎染的面料类型。今年,在小红书公益的支持下,我们在不同的面料上做了扎染效果,成品非常好看,也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产品创新方面,我们把传统技法与时尚相结合,并融入生活,与当代年轻人有了更多共鸣。2019年蓝续研发的洱海蓝作品入选世界华商大会伴手礼并深受市场欢迎,成为了年度热销的伴手礼。还与希尔顿、万科等50多个知名品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从2021年的“福虎临门”开始,到今年的“蛇来运转”,我们出品了生肖染织绣伴手礼。同时,还和NBA联名,设计了2023年NBA季后赛伴手礼,和星巴克公益基金会合作设计了DALI BLUE扎染包包。最近在和森马合作,新的扎染系列也即将呈现。
价值创新方面,我们打破了只限于表演和观摩手艺的方式,用“打开五感”沉浸式体验研学为大家提供需要的价值。10年来,通过打造“一店一景”“一店一风格”的方式,在全国辐射了6家门店和4个体验店。我们以扎染为连接,强化本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推出丰富的文化体验课程。针对学校、亲子机构、企业等开设超50多个课程,并为旅行者提供私人订制的专业文化旅游和研学服务,年接待量超5万人。
模式创新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并实践非遗跨界跨领域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打造独立品牌“蓝续” “薄技在” “匠志集”等。其中,匠志集开展了8项非遗技艺的体验研学,和超20位的传承人进行了互动和联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扎染产业集群,带动村民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今年,我们成为了微博非遗焕新计划和小红书非遗上新计划的成员,在与两个社交媒体平台互动和联动下,我们品牌力和产品力都有较大提升。
履职尽责推动非遗技艺更好传承
主持人:您是一名政协委员,能否谈谈您是怎样结合自身实践做好履职尽责的?
张翰敏: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政协委员,我要学习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做好履职。
过去几年,我积极走访乡村企业,了解百姓的所想所需,整理提出了《关于大理市喜洲镇民艺发展》《关于提升在地居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积极性》等社情民意。提出了《关于尽快出台防疫期间中小微型企业政策支持的提案》《关于加强对乡村文旅企业支持的提案》等。我和其他委员一起时常走入群众,关注如何打造更大影响力的非遗IP和增加各项技艺之间的连接和合作、如何有效推动非遗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等问题,并联名提出《关于打造喜洲非遗博物馆街区的提案》,被列为大理市重点提案。
今后,我将继续牢记政协委员的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