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建雄
秀玄和尚,是被历史尘封多年的鸡足山优秀诗僧。
“鸡足佛子传千代,除却担当只秀玄。”曾经,在友人江篱的眼里,秀玄和尚可与诗、书、画“三绝”的明末禅师画家担当相提并论,秀玄的才气和修为可见一斑。
如今,想要查寻秀玄和尚曾经的踪影,浩大的网络和史籍,很难再找到只言片语。
宾川县已故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孔化魏先生,对鸡足山鸡足山文化颇有研究。生前,他曾邀约几位同学朋友,想方设法搜集秀玄和尚生前友人手中的遗稿,意欲编撰出版《鸡足山秀玄和尚诗联佚稿简注》,可惜孔先生事未竟而身先殁。而后,其同学朋友几经努力,于2013年出版了《鸡足山秀玄和尚诗联佚稿》,为世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秀玄生前住鸡足山寂光寺20余年。他在《寂光寺》一诗中写道——
万松深处寂光寺,纳补秋云释子居。
不是猢狲频过访,其中未免太清虚。
鸟自啼兮花自舒,烟霞古寺味何如?
门前十里松风路,犹接鸡山大士居。
唐时兰若明时庵,椒树放光有几番;
自是禅家去俗骨,千年清隐锦霞山。
寂光寺在锦霞山下,明弘治年间始建花椒庵于此,嘉靖初年寺毁。后由僧人本帖等于嘉靖三十七年另建,因“寂是真理的寂静,光是真智的光照,理和智两种道德的结合叫寂光”,故将新寺命名为寂光寺。寂光寺是鸡足山高僧辈出、文武双辉的名寺,明末的本帖、儒全、真澄、读彻、无住等著名诗僧也出自此寺。秀玄在寂光寺的20多年间,潜心阅经修行,探究佛学,研史著书、吟诗赋联。据说秀玄平生共作诗八百余首,对联数十副,文稿二十多万字。
秀玄,字卓锡,号梅林,祖籍湖南,汉族,1915年生。早年毕业于某大学,专攻园艺。曾任教于湖南长沙师范学院,期间父母双亡,未婚妻被国民党一师长强占为妾,秀玄被指“通共”,继而被追缉。被逼无奈下,20世纪40年代,秀玄愤而出家。秀玄剃度后,先当了十年的行脚僧。他曾穿三峡,入西蜀,登峨眉,上梵山,访活佛,后落脚鸡足山。
鸡足山,让他找到了一种真正的归宿感。他在诗中盛赞鸡足山:
摩诃迦叶此安禅,名胜西南绝好探。
我曾几见彩云飞,南国名山此独尊。
——《鸡足山》(之一)
雄林未改洪荒貌,飞瀑难消太古魂。
妙谛几多吟不就,伫看兰若宝光喷。
——《鸡足山》(之二)
秀玄几乎写遍鸡足山的大小寺庵、名僧名人和景点,但许多诗联已无处可寻。《鸡足山秀玄和尚诗联佚稿》一书收集到的113首诗和8副楹联,仅只是其诗联作品的九分之一,虽不无遗憾,但也弥足珍贵。现再抄录几首以飨读者:
华首门
洞掩双扉尚俨然,饮光入定几何年!
若人会得个中意,大地山河一祖禅。
玉龙瀑
百尺玉龙瀑布悬,荡摇林影曳风烟。
但看雨菲神光发,似欲趁云上九天。
尊胜塔院秋月
塔院清幽月色殊,诗情一片画难如。
嫦娥不是垂青眼,哪有广寒延袖居。
秀玄晚年被安排到了离鸡足山不远的大营公社的关李大队关上村一个梨园住守,在他圆寂前的时日里,他用诗歌写下了自己的生活:
山居
一枕烟霞睡未赊,不知春去野人家。
数声啼鸟幽窗外,唤起山僧扫落花。
这诗读来,不悲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