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本耀文/图
甲马,又名纸马或甲马纸,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用于民间祈福消灾祭祀活动的木刻版画,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白族甲马最具特色,又称为“纸符”。数千年来,白族民间用它信它,因为它是白族民间信仰的一种表达。
甲马纸汉晋时期作为一种民间宗教文化现象传入云南边疆,在大理得到广泛传播。大理地区使用甲马的民族主要有白、彝、汉等民族,在众多的民族信仰神祇中,白族的“本主”、彝族的“土主”与来自汉文化的“甲马”相互吸纳、融为一体,增添了大理甲马的民族宗教色彩。目前大理地区传统的甲马图案有600多种,主要用于祈福平安、招财求福、求子求学求姻缘、驱鬼辟邪、祖先祭祀、本主祭祀、佛教(道教)神灵、自然山川祈福、道路桥梁交通建筑、家庭和睦、喜事丧事等。
甲马作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独特品种,是大理木雕技术、印刷术、造纸术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综合反映,是一项极其珍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已被列入大理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州级白族甲马艺术传承人的张瑞龙,家住大理市喜洲镇上关村龙首关遗址旁,从祖辈开始就传承着甲马的制作技艺,祖父张学载、父亲张宗润都是有名的甲马制作艺人,传至张瑞龙这一辈,已经是白族甲马作坊“易顺祥”老字号的第六代传承人。
目前,张瑞龙制作、收藏和保存的甲马刻板多达400余块,涵盖了白族民间宗教信仰的大部分内容,这些甲马木刻原板的珍贵之处在于都是原品,在大理地区以其雕板种类之多、手工精美而闻名。
张瑞龙一有时间就进行甲马的制作,平均每天雕刻两块甲马。张瑞龙介绍,白族甲马纸的制作方法并不难,先将文字和图案用反笔写在木板上,然后进行精工雕刻,最后在刻绘的文字和图案上刷以各种自制的颜料,再将刷好颜料的文字和图案套印在手工制作的“土纸”(树皮做成的纸)上。甲马板的选择对雕刻和印刷非常重要,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梨树木、楠木、杜鹃花木、黄杨木、白桃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保管好,不能晒,要阴干。刻板的时候图案是反的,待印在土纸上之后图案才是正的。木板雕刻是版画创作的重要过程,难的是要有精巧的构思,精心的设计,精湛的刀法,精细的雕刻。
甲马纸这一版画艺术由于制作的简便、自身价值的低廉,很难收到较好的市场效益。张瑞龙说,他把甲马纸图案编辑成册,每册有400多张,只卖100元钱一册,小的1毛钱1张,有的一套甲马纸只卖4至5元,小的甲马原刻木板也只卖200元,有时连工价都卖不到,但是,不管赚不赚到钱,他都一定要把这项传统的老技艺传承下去。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甲马已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近年来,张瑞龙和家族对传统的甲马纸进行了创新,在甲马纸中融入了时代的新元素,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甲马纸的生产环节,开发了诸如土陶等一系列新的民俗产品。并借此契机开办了白族甲马文化传习馆,两年多来已经接待上千名人员来访和体验,白族甲马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正通过他的努力向世人展示出更加瑰丽的光芒。张瑞龙说:“甲马文化的创新是宣传和发展甲马文化的重要手段,创新并合理引入商业元素不仅仅不会对传统有所损害,反而会促进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甲马文化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