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段臻然的凤砚情结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1/16 09:28


2019年12月24日,段臻然在制作砚台。沉浸于凤砚制作当中,是段臻然最愉悦的时光。



下手力道的精准把握是凤砚制作的基础。底蕴是历史文化的经年积累,功夫则在一双充满沧桑的手上。



段臻然制作凤羽砚的工具。简朴的制作工具在凤羽砚台匠人的手中成就一方方令人叹为观止的名砚。



制作完成的凤羽砚。



2019年12月24日,段臻然悉心指导长子段志明凤砚雕刻技艺。段志明已成长起来,父子间的交流已然成为常态。



段臻然和他的徒弟们一起雕刻凤砚。言传身教,是传承的必要手段,积累的是凤羽砚的文化底蕴。



2019年12月24日,段臻然在相石选料。从相石选料、开料创意到取舍布局,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在一代代凤羽砚匠人间延续。



凤羽镇起凤村村貌。起凤村是凤砚制作的起始地和传承地,也是段臻然的家乡,自古以来,众多洱源籍卓有成就的文人墨客大多出自此村。


□ 李素敏 文/图

洱源县凤羽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它历史文化深厚悠久,书香墨韵氛围浓厚,不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洱源籍文人墨客以及各界众多人才,还为凤砚的制作和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濡养了一代代技艺高超的制砚匠人,让凤砚至今依旧在砚台界熠熠生辉,段臻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段臻然出生于1948年,祖上从明清以来都以制砚为业,至段臻然已是第七代传。段臻然从小聪颖好学,尤其对制砚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其父也认为他确实是一块“好料”,便从小有意栽培,从描摹图案、相石选料、开料创意到取舍布局,而后又教之深雕浅镂,粗磨细刻,直至抛光上油,段臻然在学习实践中一一心领神会,不到十五岁时便能制出各种砚台精品,成为地方一代制砚名匠,深受乡里赞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其技艺一度搁浅,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段臻然重开技艺,享受久违的制砚乐趣。

“凤羽砚”产于凤羽,简称“凤砚”,自元末明初开始生产,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凤砚具有易于磨墨,光泽深沉,涵养水分,砚盖凝珠,存墨不腐,磨出的墨汁流利铮亮等特点,曾被《中国书画报》作为名砚介绍。段臻然制作的凤羽砚在材质、色泽、用墨效果等方面可与四大名砚相媲美,加之其精美的工艺、独特的造型、极富文化内涵而又不失地方民间特色的高雅审美特征,使其在省内外的各种展销活动中广受青睐,获得各种好评与殊荣。1997年,在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段臻然创立了“凤砚工艺品厂”,招收了十来个学徒,在制作传统凤砚的同时还开发了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凤砚样式,产品持续远销海内外,深受书画界和收藏界的好评。段臻然也因此于2001年获得大理州“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于同年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由于受家庭传承和凤羽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影响,段臻然对凤砚的感情异常深厚,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凤砚制作不仅是他一生的爱好和追求,更是他务农之余增加收入、养育一家人的重要家庭副业,砚台制作和销售能够解决孩子们的求学开支,让他的四个孩子全都顺利地大学毕业,这在当时的农村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如今年过花甲的段臻然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一门心思放在把凤羽砚这一地方民间文化瑰宝发扬光大上来。十五年来,他先后培训学徒四十余名,并把一身技艺传授给长子段志明。段志明从小热衷于艺术,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术院校,在传承父亲传统技艺精华的同时,力求创新发展,研发了上百种具有较高审美和收藏价值的凤砚产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九龙巨砚”被洱源县人民政府作为重礼捐赠“中国昆明99世界博览会”,至今摆放于昆明世博园中国馆珍品大厅。2000年,段志明设计制作的“千禧巨砚”被云南民族博物馆收藏。段志明的成长,让七代人的传承得以延续和发展,段臻然老怀大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