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漾濞“贡菜”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4/23 09:38


4月11日,董远志在检查“贡菜”晾晒过程中的颜色。由于“贡菜”矿物质含量较高,所以晾晒过程中极易变色,而一旦变了颜色的贡菜,就失去了市场价值。晾晒过程中“贡菜”保持着完美的色泽,小董非常满意。



4月12日上午,董远志家雇请的工人开始采收香笋。



4月12日上午,为了让“贡菜”尽快晾干,贡菜的削皮工作和采收同步进行。



4月11日下午,董远志家的技术工在给“贡菜”切割分条。“贡菜”的切割分条是最难的,需要有着多年切割经验的技术工才能完成。



加工好的贡菜。



4月12日,董远志检查“贡菜”的晾晒情况。为了保证“贡菜”质量,董远志每天都要检查几遍。


□ 常世伟 文/图

伴随着复工复产,清明过后,漾濞又一派忙碌的情景,很多农户都在忙着加工“生态贡菜”(香笋条),田间的香笋、去皮的香笋,晾晒着的香笋条全都呈现着天然的绿色,在初夏成了漾濞乡村的主调子。

加工好的香莴笋干条系上“红头绳”,美其名曰“贡菜”,但它的确是“贡菜”。

“贡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色泽鲜绿、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栽培历史已有两千二百多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清乾隆年间曾进贡朝廷,后年年进贡,故称之为“贡菜”。因其食之有声音,清脆爽口,上个世纪60年代被周恩来总理形象地称之为“响菜”,亦称之为“山蜇菜”。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转型,“贡菜”成了漾濞农村部分家庭的支柱产业。苍山西镇淮安村小春坝村民小组的董远志家今年就种了二十余亩。

今年31岁的董远志,大理技工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装修行业,看着近几年香笋价格较好,今年也尝试着种香笋。这几天,他们家可热闹了,每天近二十个工人从早到晚忙着采收香笋,蜕叶、砍苔干、削皮、切笋条、晾晒、包装,每个工序都有人在紧张忙碌。工人们的加工费按技术工100元/天、普通工80元/天支付。

做任何事都有风险,但风险越大机遇也越大。“贡菜”也有霉霜病、菌核病、蚜虫等,管理就要用心,加工中最怕遇到连绵阴雨天气,尤其是晒笋条。香笋也被当地人称为“最费事的农作物”“最赚钱的农作物”和“最纠结的农作物”。虽然第一年栽,但董远志把自家的全部良田和附近人力紧缺的亲戚家的地也租了些。小董说只有把产品先做出来,商家来了才有看头,数量多了,质量好了,买家才划算跑,卖家也才能获利。按照现行每公斤干笋条50元左右计算,小董预计今年自家纯利润可达10万元左右,加上烤烟、务工等收入,一家6口人过上小康生活应该不成问题。

就目前的趋势,种植贡菜比种任何农作物都划算,董远志打算,明后年还要接着种,下一步应该学学线上销售,让产品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