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定七刺绣作品
□ 陆向荣 文/图
“一学剪、二学裁、三学绣花缝布鞋”这是在彝族地区流传的一句谚语。刺绣是彝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彝族人把花草、动物和文字图案一针一线地绣到衣物和服饰上,造就了彝族刺绣这门古老的民族手工技艺。
在巍山,就有一位刺绣中的佼佼者——“绣娘”字定七。1969年的春天,字定七出生在地处巍山县一个叫伏龙村的彝族村寨,那里的女子都会刺绣,她的母亲更是刺绣中的好手。小时候,字定七总能看见母亲坐在院子里认真地绣花,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绣针带着丝线穿过紧绷的绸布,丝丝缕缕,曼妙神奇,一件件精美的衣服、腰带就在母亲的手中开出花来。
在母亲的影响下,字定七自幼就开始学习刺绣,一开始只是学习简单的针法,后来自己设计图案,自己搭配色彩。针线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刚开始学的时候,手磨起了泡,绣出来的图案总是坑坑洼洼不均匀,直到手指磨出了老茧,绣品才一天天利落平整,看起来有模有样。
在熟练掌握母亲传授的刺绣基础上,字定七开始进行探索和创新,她对彝族刺绣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更深的领悟,在彝绣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艺越发成熟,字定七的刺绣名声也越传越广,她成为远近闻名的“绣娘”。她的刺绣产品,包头、帽子、围腰、衣服、裙子、挎包等等,因其工艺独特,构图精美,色彩艳丽,寓意深刻,一针一线蕴含着彝族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大理非遗博物馆展示厅长期展出,还被北京民族学院作为教学样品。
如今,字定七已被评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巍山刺绣”传承人。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字定七还在巍山县城开起了巍山彝绣乐舞传习所,给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讲授彝族刺绣的技巧,对外展示巍山彝族文化。闲暇的时候,她喜欢坐在传承工作室临街的草墩上绣花,细细的绣花针在指尖飞舞,一针一线绣着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