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已过,北方寒风凛冽,但云南金沙江畔、广西右江河谷、海南三亚等秋冬蔬菜生产区温暖如春。
在广袤的田野上,各类蔬菜郁郁葱葱,运菜车辆来回穿梭,集散市场里人头攒动。
翻越崇山峻岭,跨长江、渡黄河,这些新鲜蔬菜一路向北。为做好今冬明春的蔬菜供应,素有“南菜园”之称的滇桂琼等省区多措并举,确保供应充足、品类丰富、价格基本稳定,在做好民生保障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稳价保供 “南菜园”里正忙碌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在云南、广西、海南的秋冬蔬菜生产区,却是“一年之计在于冬”。
在云南省最大的冬早蔬菜产区元谋县,元马镇星火社区的黄瓜大棚里一片忙碌,农户早上7点就下地采摘,大棚外等待装箱的黄瓜已经堆了1米多高。
“元谋温差大、日照长,种出的黄瓜皮薄、脆甜,很受北方市场欢迎。每天我从这里发往河南郑州的黄瓜就有3车54吨。”种植大户张小康说。
作为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之一,元谋县预计今年蔬菜种植面积约24万亩、产量近74万吨。包括元谋县在内,经过30余年发展,我国“菜篮子”工程已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优势区域。
其中,云南、广西、海南均在我国“南菜北运”七大省区之列,每年秋冬季都有大量新鲜蔬菜销往北方。
蔬菜生产关乎民生保障。滇桂琼等省区多措并举,确保蔬菜种得出、卖得好、运得出,为全国市场稳价保供作出应有的担当。
种得出。番茄、黄瓜、甘蓝、香葱、青椒……目前云南、广西的秋冬蔬菜已经大量上市。在海南省三亚市,政府发放冬季良种补贴,农民在田间地头抢种瓜菜。今年,三亚市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5万亩,力争总产量突破47万吨。
卖得好。“卖菜不用跑市场,鼠标一点就成交。”滇桂琼积极探索“传统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并通过农批、农超对接等拓展线上线下销路。下个月,2021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将如约而至,预计参展商有2000多家,还将举办“云上对接会”。
运得出。为保证蔬菜外运通道畅通,滇桂琼在交易、流通、秩序方面狠下功夫,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并提前预留春运高峰期的“绿色通道”。
10月中旬以来,元谋县最大的蔬菜集散地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进入“白+黑”式忙碌状态。每天有700多吨蔬菜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
这几天,菜商吴发祥忙着收购甘蓝。“一车甘蓝32吨,2位司机轮着开,60多个小时就能到北京。忙的时候,我每天要往北京发6车甘蓝。”吴发祥说。
南北相济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秋冬蔬菜生产一头连着产区农民的“钱袋子”,另一头连着北方市民“菜篮子”。最近,一些地方菜价上涨,引发公众关注。
这主要是由于灾害性天气导致上市量有所减少,农资价格上涨,运输流通成本增加。个别地区疫情点状散发,也增加了产销衔接难度。
农业农村部综合研判认为,当前及“两节”期间,全国蔬菜生产总体正常,灾害影响是局部的、阶段性的。当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为1.03亿亩,同比增加了400万亩,预计未来三个月后,蔬菜供应量能够达到2亿吨、同比增加700万吨。
对于今冬明春的蔬菜供应,“南菜园”也信心十足——当前广西在田蔬菜面积545.3万亩,同比增加23.5万亩,预计未来4个月产量可达1184.6万吨,同比增加38.5万吨;云南在田蔬菜面积510万亩,同比增加6.5万亩,预计未来4个月产量可达980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海南各地正积极补种、抢种,降低前期台风雨水天气造成的影响,预计今冬明春瓜菜种植面积约290万亩、产量约500万吨。
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近年来滇桂琼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和绿色发展等导向,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供给安全,从源头上保障蔬菜供应、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博白蕹菜、荔浦芋头、罗平生姜、元谋番茄、三亚豇豆……借助“南菜北运”的广阔市场,滇桂琼因地制宜,把蔬菜产业列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把党组织建在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绿油油的香葱,长势正好。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发展了20多年的香葱产业已告别粗放式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转型,并形成香葱产销“一条龙”。
“我们村就是靠种香葱致富,许多家盖了漂亮的楼房,大家都说这是‘香葱楼’。”中平村党总支书记卢能成说。
洞察“需求侧”,方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田园休闲需求,滇桂琼依托蔬菜产业,“烹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餐”。
在海南省三亚市大茅村的奇幻世界共享农庄,水培蔬菜、众筹种植的火龙果以及亲子民宿吸引不少游客“打卡”。在这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带动下,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的8620元提高至2020年的2.15万元。
提质升级 “南菜园”愈加春色满园
如今,在种菜历史悠久的元谋县大塘子村,涵盖种子繁育研究、会展交易、育种展示等全产业链的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入驻,实现当地农业的再次飞跃。村民不仅种植品种繁多的蔬菜、水果,还实现从育苗、种植、销售到电商“不出村”。
不仅是元谋,近年来滇桂琼等省区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规范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蔬菜产品愈加健康、绿色、生态,田间地头涌现的新鲜事也越来越多。
在广西田东县引入的首个国家有机农业综合体项目,不仅建设了水肥一体化系统,还配有生产可视化、全程溯源等物联网科技。
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消毒、统一出苗……海南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采取工厂化育苗方式,今年将培育1000万株优质青瓜、茄子、豇豆等种苗。
“我们一头连着专家,一头连着农民,持续推出好种好苗,才能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到农民手里。”该院院长孔祥义说。
展望未来,滇桂琼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云南持续评选表彰“十大名菜”、培育“云菜”品牌,在全省蔬菜生产用地配套建设、完善水肥一体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提高菜田生产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广西根据气候条件、种植传统、市场需求、区位优势等,进一步优化设施大棚蔬菜产业布局,加快实施露地蔬菜提质增效工程,并强化防灾减灾机制。
海南创建农产品品牌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重点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卖得好”,持续擦亮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品牌。
不断深化的改革创新,让千家万户的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衔接、相辅相成,“南菜园”愈加春色满园,为“菜篮子”的稳价保供、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 综合自新华社 作者:吉哲鹏、杨静、罗江、雷嘉兴、王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