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向荣 文/图
初夏时节的红河源头,一派春耕繁忙景象。5月10日,记者走进巍山县庙街镇古城村委会东区村,村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银器加工作坊,叮叮当当的小锤敲打银器声正从作坊里传出。
“我家制作银器已有100多年历史了。” 帅气的彝家“小炉匠”罗云,如今是这个作坊的主人。古城村委会东区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庄,全村90户380人。罗云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都是银器制作的好手。然而在那个时代,普通人家一辈子也买不起几件银器,因此除了少量的银器加工,一家人主要是靠帮人修补锣锅、脸盆等生活用品来维持生计,被人称为“小炉匠”。
1997年,15岁的罗云跟随父亲罗维功,挑着担子开始了他走村串户的“小炉匠”生涯。“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修锅补盆的生意已基本没有了市场,但人们对美的追求却越来越高了,各种银器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罗云说。巍山银饰除汉族、白族、苗族等民族保存传统的佩戴习俗外,传统的彝族盛装更是将银饰应用得淋漓尽致,闪闪发光的头饰、耳饰、胸饰与色彩艳丽的服装相辉映,美轮美奂,因此市场对各种银饰的需求很大。
罗云的话音未落,手机铃声又响起来了。接通电话,原来是玉溪的老顾客黄换芬向他订购了价值6000元的帽扁100对。“原来背着模具走村串寨帮群众加工戒指、手镯等银器,2005年也曾在庙街集镇上开过铺子。如今随着市场销路越来越好,直接在家里加工,顾客上门订制或通过网络销往周边县市及青海、广州等地。”罗云说。
熔银、拉丝、点银珠、上珐琅……一道道工序下来,罗云的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由于罗云制作的银器工艺精湛、价格适中,因此很受普通大众的喜爱,如今他每年加工银器17000多件,经济收入达25万多元。“银器制作不仅是个精细活,也是个体力活。”罗云说,30多年来,他制作了无数的银器,虽然很辛苦,但也有很多乐趣。
在罗云家,记者还遇到了年轻小伙刘靖峰,他在作坊里学习银器制作两年多时间,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让罗云欣慰的是,除了父亲和妻子支持他的工作,连12岁的女儿罗睿莹也特别喜欢银器制作,每到周末节假日回家,就帮着父亲打下手。
小锤声声留乡愁。“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向相关部门申报巍山彝族银器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手工银器制作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罗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