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刺绣老艺人彭开会

□ 张义红 王 春 揭楚江 文/图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8/09 08:48


3月16日,彭开会(左三)在家中向村民讲授刺绣技艺。


彭开会刺绣作品 《四大美女图之貂蝉拜月》。(摄于3月11日)


3月2日,彭开会(右二)为州城镇刺绣传习所学员传授刺绣技艺。


彭开会刺绣作品虎头鞋。(摄于7月26日)


彭开会刺绣作品肚兜。(摄于7月26日)


彭开会刺绣作品“三寸金莲”。(摄于7月26日)


彭开会刺绣作品荷包。(摄于3月11日)


彭开会刺绣作品《康熙南巡图》。(摄于3月11日)


3月11日,彭开会在家中刺绣。


7月26日,暑假期间,彭开会两个读小学的重孙女来跟她学习刺绣。

针线上下翻飞,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图案轮廓便显露出来……在宾川县州城镇蹇街村委会,现年68岁的宾川县“州城汉族刺绣”非遗传承人彭开会是当地有名的民间刺绣艺人,她的刺绣作品件件精美绝伦,富有传统地方特色,受到许多收藏家、客商的青睐。

彭开会回忆说自己13岁起便跟随母亲彭应彩学习刺绣。她心灵手巧,爱动脑动手,能将家庭日常用的门帘刺绣成十分漂亮的工艺品。她还喜欢在人们常用的鞋、帽、枕头等物品上面,用各种丝线绣飞云走兽,花鸟吉祥。55年来,彭开会不仅完整地学会了母亲刺绣的传统技术,还对刺绣的拿样、技艺进行改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刺绣习惯。她的作品有“康熙南巡图”“古乐仕女图”“虎年气象”“花开富贵”“四大美女图”等。其中,“康熙南巡图”于2013年7月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农民工文化节农民工才艺大赛美术工艺类手工艺一等奖。这幅作品绣制过程历时10年零3个月,长2米,高1.2米,颇为壮观。

据《宾川丛书·非遗篇》记载,州城汉族刺绣大多是平面刺绣,不同于中国四大名绣。州城汉族刺绣突出的特点是,充分运用光与影、色彩冷暖及其针线的走法,使平面刺绣类作品产生立体效果。绣法分为破线绣、合线绣、摄绣三种绣法,针法主要有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滚针等,工具是花绷子。州城汉族刺绣历经发展现在已经传承到第四代, 2013年,宾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将州城汉族刺绣列入县级保护名录,确定了彭开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宾川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州城镇党委政府在文庙和武庙成立了州城镇刺绣传习所,并邀请彭开会担任教师教授村民刺绣工艺。截至目前,州城镇刺绣传习所共开展3次大型教学活动,传授学员100余人次,越来越多的村民感受到刺绣的魅力,加入到传承刺绣的队伍。彭开会满怀信心地憧憬着未来,她希望一直绣下去,把手艺传给更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