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福军 钏志鑫 杨莹思 文/图
走进永平县达态养殖家庭农场,一排排牛舍整齐划一,一条条肉牛膘肥体壮。“哞-哞-哞”,望着主人抱着草料款款而来,牛儿们昂起头,甩着耳朵,此起彼伏发出悠长、动听的欢迎声。
“3月份卖了两批共25头,总共卖得38万,大牛2万多一头,小牛5000多一头。”字陈新一边给快要生小牛仔的四代母牛喂粮加餐,一边乐呵呵地说。
字陈新今年26岁,2016年毕业于永平职中,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正值扶贫“活水”精准滴灌到户,县乡党委、政府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字陈新一家与惠民惠农政策同频共振,利用自家山宽院子大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90万元,种草料、建牛舍、购牛犊,开启了生态肉牛养殖之路。
养殖经验不丰富,字陈新买来相关书籍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疾病防治技术欠火候,他通过网络与专家远程交流请教;大量粪便产生的污染问题,他流转土地种草种包谷,走出了一条“粮饲兼顾、草畜配套、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绿色养牛路。
天道酬勤,付出终得甘甜回报。字陈新的牛“事业”稳健前行,肉牛从2017年的10头增至2023年的50头,西门塔尔牛改良代数从一代到了四代。
“改良代数越多,品种就越纯,长得就越快,出肉就越多。吃一样的料,长相同的天数,四代牛能比一代牛多长三百多斤肉,按现在的市场价,就是多赚五六百块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字陈新,每年给家庭带来10多万元收入,一家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成为“不敢养、不会养,不敢种、不会种”村民的学习榜样。
“不勤脚快手,政策再好也没有用,各级党委、政府能帮我们到这个地步,就非常不容易了,我们不能坐享其成,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小康日子过成‘大康日子’。”如今,成为全村肉牛养殖大户的字陈新,建起养牛微信群,当起了“店小二”,带动全村养殖肉牛1017头,户均有4头肉牛。
“我的眼里只有牛。”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字陈新说,乡村振兴需要“牛”,继续和乡亲们一起,鼓足“牛气”,使出“牛劲”,大干“牛事”,饲养出健康、稳产的牛群,让小康日子“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