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剑川县弥井村:“四月八”农耕文化闹山村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6/06 09:30


5月26日傍晚,弥井村乡戏表演开场。


戏台上正在表演经典剧目《空城计》。


戏台下,村里村外的群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塞满了戏台下的院子。


坐落于弥沙河两岸的弥井村。


弥井村的群众在“四月八”活动上一边摆摊,一边和前来参加活动的白族调爱好者对上一曲。


“盐神母”巡游弥井村山间小道。


游行队伍抬着“盐神母”在村里巡游。


弥井村专门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白族调爱好者搭建了对歌台。

□ 苏金泉 姜雪珍 文/图

沿着弥沙河边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进,弥井村渐渐映入眼帘。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弥井村的“渔樵耕读”农耕文化和乡戏表演作为弥井村最重要的文化习俗应时开“演”。

弥井村位于剑川县弥沙乡最南端,南邻洱源县乔后镇,西靠象图乡,东接沙溪镇,是弥沙乡弥新村委会最大的自然村,全村有106户,共424人,以白族为主。

弥井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盐业的兴盛曾使弥井村盛极一时。弥井村所产的盐经过盐马古道,途经沙溪运往各地,是盐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食盐供应地。千百年来,盐业的兴盛,给弥井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至今村中仍保留着“盐神母”、三圣宫、昭应寺、古戏台等文物古迹。

渔樵耕读,在古代是农耕社会的四业,而在弥井,则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相传,最初的时候,弥沙井旁边是没有人烟的,人们都居住在上方山腰的平地中,有一妇人的牛经常偷偷跑下山到盐泉边喝盐水,这个妇人为了弄清牛为何老喜欢往山下跑的缘由便跟随她的牛下山,弥沙井从此便被发现。这个传说在村里流传至今,每年农历四月八之际,村里的人们都要到村西山顶上的百花潭迎接“盐神母”,并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有耍牛(白语“蹈额够”)、耍龙、耍狮、渔樵耕读及三弦情歌对唱、乡戏等文艺表演,人们通过这些表演来期盼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目前,弥井村的“四月八”“蹈额够”分别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农历四月八清晨,弥井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干净整洁的白族传统服饰,参加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弥井村的四月八农耕文化活动是全村总动员,在外劳作的人们都要赶回来参加活动。

中午时分,待一切准备就绪后,人们抬着“盐神母”,从昭应寺出发,一路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穿过弥沙河上的风雨桥,在村子里绕行一圈。

晚饭过后,人们开始齐聚昭应寺,翘首以盼隆重的乡戏表演。乡戏中的各个角色皆由村里的百姓扮演,他们扛起锄头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换上戏服又成了有板有眼的演员。

日落时分,夕阳余晖洒在昭应寺戏台上,台下座无虚席,在最后一抹霞光的映照下,大家都在期待着唱戏——“好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