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加强大理·迪庆文化生态保护区交流 共同推进非遗传承发展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8/08 09:04


白族歌舞展示。8月4日,大理·迪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交流展演暨“大理非遗文创大赛”活动启动仪式在大理崇圣寺三塔前举行。


非遗项目动态展示——传统糯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晓磊在制作天蚕果。


非遗项目动态展示——彝族刺绣。


藏族锅庄展示。

□ 李艾玲 文/图

8月4日至7日,大理·迪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交流展演暨“大理非遗文创大赛”活动在大理成功举办,来自大理州和迪庆州各级45个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13个传统歌舞乐类非遗项目参展,180名传承人参加。大理的白族扎染、剑川木雕、鹤庆银器,迪庆的唐卡、皮革、弩弓等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汇聚一堂,集中亮相。两地传承人将最精湛的传统技艺、最精美的代表作品和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作品带到现场,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6万元。

两地非遗美食包括大理的鲜花食品、南涧县和云龙县的火腿、宾川县的糯食、迪庆的奶渣,美味佳肴琳琅满目,撩人食欲。来自宾川县的传统糯食制作技艺传承人江晓磊已传承糯食制作技艺二十余年,他向大家现场展示制作宾川传统糯食天蚕果,烹制好的天蚕果色香味俱佳,外面裹着红糖,味香皮脆,甜而不腻,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品尝。

除此之外,白族歌舞、彝族打歌、藏族山歌、藏族锅庄等歌舞类非遗项目节目同台轮番展演,展现了大理和迪庆两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和风采。

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览、展演活动,不仅汇集了两地的优秀非遗产品,展示了两地非遗的风采,也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互动和共生,更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大理和迪庆作为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独特魅力,感受到这两个地区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探索。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理州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大理州共有各级非遗项目723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位居云南省第一。多年来,依靠在传统文化、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保护性开发,大理州已建成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木雕、白族扎染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非遗馆、综合传习中心、传习所(点)、非遗工坊(传承作坊)、非遗+旅游示范点、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等非遗保护利用设施265个,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展演活动超过1000场,全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

与这次展演活动同时举办的还有“大理非遗文创大赛”,大赛设置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和大理机场两个展区,由12县(市)初选不少于1个非遗项目文创作品参加评选,志愿者将在现场邀请游客进行投票,根据投票结果评选出“最受游客欢迎的大理非遗文创产品”和“最佳创意奖”各20名。

下一步,大理州将持续紧扣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目标,弘扬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探讨新时代非遗的传承路径和创新途径,加强非遗技艺的交流和互鉴,营造人人知晓非遗、人人热爱非遗的良好氛围,在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舞台上持续绽放大理非遗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