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苗族绣娘吴玉清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4/16 09:04


1月16日,吴玉清在用传统的织布机织刺绣用的麻布。


俯瞰漾濞县龙潭乡白竹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苗族村落。


闲暇时,吴玉清(左一)都会和女儿、儿媳在家里做刺绣,这是她们生活中的日常。


吴玉清的苗族刺绣作品。


1月16日,待客间隙,吴玉清和穿戴着苗族服饰的乡亲们围成一个圈,欢快地打起歌来。


吴玉清在用家传的纺车纺线。她刺绣的原材料大都是自己制作的,传统手艺是她的立身之本。

□ 杨佳燕 王旭伟 罗武丹 文/图

“鸟美靠羽毛嘞,人美靠衣裳哟,穿上阿妈的绣花衣,让你美得像天仙……” 1月16日,山清水秀的漾濞县白竹山下,一场苗家婚礼如期而至。婚房内,苗族绣娘吴玉清,正在为即将出嫁的侄孙女穿戴绣花衣,一边穿着,一边轻唱起民歌《穿上阿妈的绣花衣》。

今年49岁的吴玉清,是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一直以来,但凡村子里苗族人家有喜事或节庆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龙潭乡白竹村,苗族占60%以上,是全县苗族群众居住最集中的村寨。长久以来,村里的女人们一直保持着中国民间纺、织、绣、挑的传统手艺,缝制出不同纹样、不同风格的苗族刺绣。

在吴玉清的记忆里,打小就跟着奶奶、母亲学习刺绣,11岁就能独自完成一件刺绣作品,初步掌握了平绣和挑花绣两种刺绣方法,并学会了纺麻线和织布。如今,经过多年的摸索学习,吴玉清已精通堆花绣、平绣、纺绣、织绣等8种刺绣技法。更让人惊叹的是,吴玉清平时做绣品时都不用底稿和提前绘制的图案,都是凭心而绣。

“一套完整的苗族妇女服饰由上衣、围腰、飘带、裙子、绑腿、头饰组成。”吴玉清说,从种麻、纺线、织布、刺绣到组装成衣,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细心观察吴玉清身着的绣服,只见粉色的主体绣有羊头、花瓣、叶片等精美的图案,有树、人、工具等象形文字,边角有串珠、铃铛和彩片的点缀,无论是色彩的运用,还是图案、银器的搭配,无不展现出苗绣工艺的魅力。

“刺绣的图案和色彩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来的,有花草、树木、昆虫、牛羊、龙虎、河流等,蕴含着我们苗族的来历和传说,亦是民族的图腾符号,承载着我们苗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穿在身上的史书。”吴玉清介绍。现在她已把这项技艺传给包括女儿和儿媳在内的年轻一代,带出了11个徒弟。

吴玉清还有着自己的打算,等把房子建好后,她准备打造一个自己的工作室,把传统纺具和刺绣作品展示在里面,有空就邀请乡亲们来这里学刺绣,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一个好的传承和发展。如今,在吴玉清等村里一代苗族绣娘的带领下,全村会苗绣的女性约有130人。

芦笙一响,脚板就痒。待客间隙,吴玉清约上乡亲们,穿戴上苗族的服饰,围成一个圈,在芦笙调子的节奏下,欢快地打起歌来,在这场温馨的婚礼上,一幅民族团结的美好生活画卷缓缓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