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民间泥塑艺人常朝武

□ 杨佳燕 文/图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5/21 09:04

5月6日,常朝武在家为即将完成的金龙绘色。龙年出生的常朝武,今年特意塑了两条金龙,寓意龙年吉祥。

常朝武的孙子受其影响,也很喜欢泥塑,常朝武做泥塑的时候,他常常开心地和爷爷一起“玩”泥巴。

常朝武走进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常朝武的泥塑作品——古代将军头像。

常朝武制作的泥塑玩偶。

常朝武搭好的泥塑骨架和上好塑泥的人像毛坯(左图)及制作泥塑常用的工具(右图)。

常朝武,今年60岁,是漾濞县苍山西镇美翕村的一名泥塑艺人,普通的一块胶泥,经过他双手捶打、揉捏、雕刻、绘色,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5月6日,走进彝家古朴的小院里,正好遇到常朝武在聚精会神地制作泥塑作品。

“今年是龙年,甲子年,我也是甲子年出生的,我特意做了一对龙,希望龙腾盛世百年兴,龙年大吉!”看到我们的到来,常朝武高兴地介绍道。

在常朝武的记忆里,从小他就喜欢学画画和雕塑,自幼就跟随父亲学习简单的泥塑和木雕制作。初中毕业后,在县文化馆马兴祥老师的推荐下,常朝武有幸到大理市文化馆学习中国书画,为他走上泥塑人生路打下了一定基础。21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常朝武在漾濞县清凉山玉皇阁遇到大理泥塑艺人杨正荣,常朝武便和他打成“老友”,从此就跟杨正荣学习泥塑手艺,学做一年后,他开始单独承接泥塑活计。

从那以后,勤恳好学的常朝武保持着对泥塑的热爱,一边接本主庙泥塑的活计,一边购买《中国古代雕塑精品读解》《大理本主文化》《南诏佛教造像艺术》等书籍,从中学习和认真琢磨泥塑的技法技艺,通过不断加以练习,技艺也日渐娴熟。

搭骨架、上塑泥、塑造型……对于每个人物、动物身上的细节,常朝武在创作时都力求逼真还原。

“泥塑的核心关键就要神形兼备,眼神、情态都非常讲究。”常朝武介绍,做泥塑首先要做好骨架,人体比例要拿准,再把塑泥一层一层包裹上,从头到脚捏出人物的造型,接着做五官开像,精雕打磨后,再彩绘出即可。

39年来,常朝武行走在漾濞县周边的乡间和校园,用自己的双手呵护这项技艺,将世间百态揉进这泥巴之中,大到佛像、菩萨,小到十二生肖和娃娃的玩偶,做出的泥塑有上千尊。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常朝武荣获“大理州民间雕塑大师”称号,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常朝武已成功带出徒弟5人,儿子也成为他的接班人。他继续带着热爱泥塑的初心,将泥塑与绘画相结合,借助泥塑表达对家乡、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泥塑这项技艺上传承着“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