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文化 >> 视觉

稻谷飘香“尝新节”

作者: 来源:大理日报 时间:2024/11/12 10:12

□ 赵功修 文/图

稻谷飘香时,相聚波罗村。祭神农、采新谷、祭祀祈福,祥云县米甸镇自羌朗村委会“尝新节”让波罗村热闹了起来。

“尝新节”彝语为“啋噷咗”,是吃新米的意思。“尝新节”于每年农历八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在自羌朗村委会波罗村举行,是一种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俗活动,是当地彝族群众的一场民俗盛会。

“尝新”一词最初见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传说,很早以前,居住在自羌朗的彝族没有栽种水稻,是狗从天庭把谷子偷偷粘在尾巴上,漂洋过海带回人间交给主人,从此民间就有了水稻。后人为了牢记狗的功劳,便将这一天定为“尝新节”。久而久之,“尝新节”就成为自羌朗彝族群众不变的习俗。2017年,自羌朗村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023年,“尝新节”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的“尝新节”于9月13日至15日在波罗村举行,祭神农、采新谷、唱花灯、荡秋千、耍狮舞龙、对山歌,浓郁的彝族风情吸引了各族群众前来共度佳节,品尝彝家新米,体验当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游客在欣赏古朴的民族风情的同时,还可以在波罗村传统交流集市上购买到来自全县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和非遗产品。

自羌朗“尝新节”是当地农耕文化的缩影,其以祈福禳灾、庆祝丰收为主题,保留了彝族传统的祭祀仪式和舞蹈,是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载体,为研究彝族毕摩文化、文字、服饰、音乐、舞蹈以及生产生活、民间习俗等提供了重要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