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县市 >> 漾濞

凝心聚力促发展 大美漾濞展新姿

——党的十八大以来漾濞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10/08 08:46

▲ 漾濞县城

▼ 石门关景区

□ 本报记者 褚雪琴

漾濞县地处大理州中部、点苍山之西,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缅公路必经之地。全县国土面积1860平方公里,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总人口10.6万人。漾濞县森林覆盖率达83.97%,位居全州第一,曾上榜“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漾濞县聚居着彝、汉、白、回等13个世居民族,彝族文化、核桃文化、古道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百花齐放”;大刀舞、火把节、朝山会都是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在漾濞县传承至今数千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漾濞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立足“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县”“森林大理建设示范县”的战略目标,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锚定目标、砥砺前行,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呈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政治生态向上向好的良好局面。

调整结构、培植产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3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30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0∶48∶22调整为2021年的32∶23∶4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2012年提高33个百分点。2021年全县核桃综合产值达20.35亿元,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被列为2021年度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主动服务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大理苍山石门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被列入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备选名单。旅游环境不断改善,十年来,共接待游客1081.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87.4亿元。电子商务试点县工作扎实开展,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业飞速发展,十年来,全县电商销售额达2.868亿元。

统筹发展、提标扩面,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县人民法院等11家业务用房相继投入使用;地产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县城民族特色风貌初见雏形;苍漾公园、雪山河公园等建设稳步实施,县城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0%、34%,城镇化率达31.41%,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内涵不断提升,上榜“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大力实施“11259”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光明村“五五模式”成为大理样板,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甘屯自然村被列为第二批州级重点试点村,柏木铺等五个县级示范点取得明显成效。棚户区改造、“两违”专项整治、“厕所革命”成效明显,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基建先行、筑牢基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大瑞铁路(漾濞段)建成通车、“大漾云”高速公路(漾濞段)建设即将完工,320国道改扩建项目全面完成;大力实施农村公路“943”工程和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建设项目,自然村(组)道路硬化率提高至47.2%,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石竹水库建成蓄水,双涧水库主体工程完工,清河水库、胡板厂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县城供水改扩建、山区“五小水利”重点县、“一江一河”治理等水利项目全面完成。中缅油气管道(漾濞段)建设完成;县城天然气实现供气到户;桑不老代燃料电站运营发电,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光网漾濞”加快实施,建成5G基站89座,县城光纤到户率达100%,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

牢记嘱托、保护生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十年来,漾濞县始终牢记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圆满完成,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河长制”工作持续有力,河湖“四乱”问题全面清零。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成果持续巩固,私挖滥采、乱砍滥伐、违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棚房、违建别墅整治全面完成。苍山西坡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扎实推进,生态屏障不断筑牢。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有效,“森林漾濞”建设不断加强,8个乡镇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58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村。

破解难题、激发活力,改革开放活力明显增强

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各领域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部手机办事通”、审批事项“一网通办”有序推进,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基本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稳步开展;持续优化干部考评机制,干部管理系统不断完善,非领导职级干部纳入“人才池”统一调配,干部管理更加高效;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城乡文明程度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把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作为漾濞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外出招商力度持续加大,十年来,“一把手”外出招商136次,引进落地招商引资项目58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19.19亿元,年均增长17%。

共建共享、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硕果累累

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全面加强;漾濞一中高中部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中”,实现与下关一中集团化办学,北附育英高中示范班正式落地漾濞;2017年被评估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漾濞一中初中部实现整体搬迁;医疗政策更加惠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甘屯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民族体育运动屡创佳绩,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城乡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从严治党、凝聚合力,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正风肃纪”思想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将其作为推动漾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用心、用行、用效答好“大理之问”,推动“漾濞之变”。“两个革命”扎实推进,创新开展“学好身边人、做好当下事”“我为群众算笔账”等活动,“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工作机制被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全面提质,接续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不断理顺和健全基层组织体系,规范党组织高效运行。扎实开展“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完成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达标创建并常态长效巩固提升,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引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紧盯“四风”新动向,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勠力同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效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漾濞县发生了6.4级地震,此次地震震级高、烈度大、余震多、损害深,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民房受损16686户,全县电力设施、公建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水利工程等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8.7亿元。地震发生后,漾濞县在震后5天实现了灾区“六有一无”的目标,震后20天全面复产复工,震后25天快速启动重建工作,震后30天各级学校全面复课,高考、中考在“板房教室”和“帐篷校舍”中顺利进行,被称为“史上最温馨的救援”和“地震中最温馨的高考”。广大党员干部“5+2”“白加黑”“雨加晴”,克服“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群众自筹资金困难、雨季施工难度大、施工队紧缺”五大难题,做到再难不推、再苦不叫、再烦不怨。截至目前,漾濞县41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16686户民房恢复重建全面完成,18个集中安置点建设高效推进,39个公建项目已完工4个,即将完工7个,其余28个正在快速推进。

数说巨变

2021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3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3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30元。

全县核桃综合产值达20.35亿元,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被列为2021年度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十年来

共接待游客1081.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87.4亿元。全县电商销售额达2.868亿元。

“一把手”外出招商136次,引进落地招商引资项目58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19.19亿元,年均增长17%。

统筹:赵正琳 黑毅鹤

策划:施贵兴 刘  颖

朱  蕾 苏云慧

绘图/版式:何俊倬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