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文明
“数字经济和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能够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新的一年,希望我们的数据模型进一步优化、樱桃番茄产量进一步提高,带动更多群众增收,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理春沐源数字农业基地技术员潘振鹏道出了自己的新年心愿。
冬日,在弥渡基地,潘振鹏看着后台数据,拨通棚长王兴波的电话:“进入冬季,光照持续减弱,得比平时多打些叶片。”
说起数字农业,潘振鹏一下打开了话匣。弥渡县寅街镇的樱桃番茄产业,公司出资金和技术,村集体合作社入股,农户当棚长负责田间管理,数字农业不只是用上数字屏,而是贯穿产业选址、种植、销售全过程。
2018年,潘振鹏来到弥渡。“是算法模型让我们来的。”潘振鹏介绍,“海拔1500米以上,年光照时长超过2200小时,夏季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樱桃番茄产业选址已有一套成熟的算法模型,只要获取备选地址的海拔、光照、温度等数据,就能确定适宜产区。”田间管理更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光、热、水、肥、气数据全部自动化采集,按数据模型自动调整。“比如,前半夜为了减少营养消耗,会尽快将温室温度降到15摄氏度以下;后半夜为了让植物在天亮前热身,又会提高温室温度到18摄氏度以上。”潘振鹏说。
如今,寅街镇有十几个合作社参与樱桃番茄产业,越来越多村民当起了棚长。“希望有更多农户参与进来,一起增收致富。”潘振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