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鹏
周六晚上,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得知我又不能回家,父亲在电话那头忍不住地有些失落。尽管他一直再强调我的事情比较重要,但我还是从他疲惫的语气中读出了他淡淡的忧伤。
拉拉杂杂说了些家常,父亲突然想起了什么,语气突然变得高亢起来“家里的葡萄已经熟了,今年你还没吃过呢,明天我给你送一点来,一箱够吗?其他还有朋友要送的么?”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疑。本来想拒绝的我,话到嘴边,又忍住了。换成了另外一句:“好啊,不用一箱,几串就够了。”父亲接过话说“几串怎么够,我还是给你拿一箱吧”。怕伤了父亲的心,我装作十分开心地同意了,父亲听后显得十分高兴。在他的心里,我或许还是那个不喜欢买水果、记不得买水果吃的孩子吧。
周日,早上七点还不到,被电话铃声吵醒。父亲打来了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我,现在他和母亲下来给我送葡萄是否可以,我急忙说,可以可以。挂上电话,内心有些失落,曾经在我心里那么高大伟岸的父亲,曾经在我心里那么勇敢坚韧的父亲,曾经在我心里那么无所不能的我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的面前变得有些小心翼翼,变得如此患得患失。
迅速洗漱完毕,来到办公室等待。七点半,电话响起,他们已到楼下。我迅速从楼上下来,打开东面的小门,父母已然在楼梯下面的路边上等着。快步迎上去,父亲把葡萄从摩托车上取下来。我赶忙伸手去接,“不用不用”,父亲连连说道,执拗得无法拒绝。似乎他能做这点事儿对他而言有着莫大的满足感。快步走上楼梯,开门,看着父母走进去。再看着父亲不再伟岸的背影,脑中忽然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阵阵心酸涌上心头。
以前读过一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直觉得古人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时至今日,此时此景,方才明白亲在而可养是多么幸运之事。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而况人乎。其实,无论身处何种位置,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不能让自己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亦不能将工作与生活割裂开来。因为,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幸福。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对工作、对国家、对人民、对党,还应对父母、对家人。心中的担当,就是要把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勇敢地担当起来,不负党和国家的期许,不负父母双亲的殷切,努力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
关上门,快步向前,果断的从父亲手里接过那一筐葡萄,欢快地向他们介绍着发生在这幢楼里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