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义锦
最近刚读完儿子向我推荐的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当我还沉浸在对家庭教育的深深反思中时,他又再次推荐我读《目送》,且悄悄买回这本书放到了我书桌上。
手捧儿子送的《目送》,心中有一种异样的滋味在荡漾:这小子,什么时候从一个每天还硬着头皮读我给他买的童话故事书的小孩,就变成一个推荐我读文学作品的“小大人”了呢?
多数人都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最叛逆,可在我儿子身上的表现或许没那么明显,偶尔的小叛逆还是有的:不想听父母的唠叨时,关上自己的房门,大声地放着音乐或是带上耳塞聚精会神地听歌。或许,听音乐便是他排遣烦恼的不二之法吧。只是,我只看见他听音乐,却没好好听他唱过一首歌。
知道儿子会唱歌,是他读初二时学校组织的个人才艺展演的晚会上。他唱的是《唱脸谱》,当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当同学们的尖叫声、口哨声不绝于耳时,我才真正看到了儿子不同寻常的另一面。比赛结果,儿子得了全校一等奖。
当我满怀希望地期待儿子和我分享他成功的喜悦时,没想到他却轻描淡写地跟我说:“老妈,其实我唱的也很一般,甚至有些动作还有点滑稽,只不过我比其他同学表现得更自信一点,更投入一点。当然,我得感谢陈老师(儿子的语文老师),他很了解我,他常夸我有表演天赋,是个搞艺术的苗子。因为有了他的鼓励,我才会有今天的表现。”儿子的话让我思绪万千,忽然间,回忆就像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便慢不下来。
儿子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哪怕是在很专注地玩着玩具时,只要听到电视里音乐响起,他就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变化而有模有样地扭起舞来,逗得大人开怀大笑,实在忍不住在他的小脸蛋上留下一个甜蜜的吻。
喜欢听各种东西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也是儿子的又一大兴趣爱好。他总喜欢用筷子敲打家里的锅碗瓢盆,只要他在家里,“叮叮当当”“乒乒乓乓”的声音就会此起彼伏。
时间就像个神偷,让人猝不及防。一转眼,儿子读初三了,可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这倒是令我和他爸爸最头疼的事,总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州属高中。于是,唠叨也比平常多了不少,可儿子仍然整天乐呵呵地,该做作业就做作业,该听歌还听歌。
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时间早已悄然溜走。金秋九月,儿子离开我们到大理新世纪中学读高中了。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他依然爱着他喜欢的音乐,隔三岔五地向我介绍一些他喜欢的歌曲,诸如《天籁之爱》《悟空》《上山下》……当我沉浸在和儿子一起听歌,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一起成长的快乐中时,一个声音告诉我:儿子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