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抓试点  抓协调  抓创新  抓服务  抓保障

我州力促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4/07 09:33

本报讯(通讯员 杨晓) 2020年以来,我州以成功申报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以促进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民营和小微企业,持续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本提质。

抓试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成立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担任组长、州财政局(金融办)、人行大理中支、州级各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各县市人民政府参照州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压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截至2020年末,州内2家担保机构进入云南省第一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名单,新增注资6300万元,本金规模已达6.63亿元,在保余额12.26亿元,在保户数7083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力明显增强。

抓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政府引导,金融发力;市场运作,严控风险;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强化监管,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加强工作协调,注重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州级相关职能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强化业务指导,多措并举,共同发力,着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监管部门按季监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以通报、窗口指导、监管约谈等方式,督促指导商业银行更好地用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等监管要求;落实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不断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0年末,全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的12%,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7.7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5.59%,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实现了2020年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总体目标。

抓创新。高效开展“首贷培育专项行动”,引导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力度帮助无贷企业实现首次融资;抓实“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促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办理;落实“银税互动信用贷款专项行动”,指导全州地方法人银行结合企业缴税纪录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工具,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加强“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融资对接行动”,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交通运输、旅游文化、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等重点项目和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激发市场潜在需求。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深化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相继推出“客栈贷”“金旅贷”“金蔬贷”“金果贷”“小微快贷”等系列产品和微信电子名片预约办理“首贷”“续贷”等服务模式;大理州创新融资担保与鹤庆县农村商业银行、祥云县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开展“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共计新增担保额4.55亿元,在解决“三农”和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题方面成效明显。截至2020年末,全州首贷户新增6220户;平台累计注册用户3399个,累计实现融资186笔,融资金额达245.56亿元;全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计使用央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2.77亿元,居全省第一。

抓服务。加强名单制管理,建立疫情保障、复工复产、稳就业以及“卫生健康领域重点项目”“双创企业”“带贫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3+N”融资对接名录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更新、推送名录信息,促进银企线上对接;通过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会,健全和丰富银企线下沟通平台,推动银行不断提高小微金融服务主动性和精准度,全力支持企业抗疫、复工复产。年内先后组织“州对州、州对县、州对行业、县对县”等17场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健全和丰富银企线下沟通平台。通过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和成立纾困工作专班等制度,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辖内33家金融机构均已接入征信中心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12县市均已实现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全覆盖,已开通自助查询点30个,个人及企业信用报告均已开通互联网直接查询服务。

抓保障。相继印发了《大理州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等文件,集成政策引领。用好用足试点城市奖励资金,设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奖补3000万元,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尝试“农业产业贷款+担保+保险”模式,支持担保公司学习借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合作方式。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进一步彰显,提振了金融机构投放贷信心,有效撬动金融机构资金向中小微企业流动,缓解了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大理州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得以进一步优化,提升了政府性融资担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