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云龙天池生物多样性保护见成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09/06 09:16

本报讯(通讯员 吴建平) 近年来,云龙县围绕把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展示自然资源保护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窗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研监测成果转化的典范,干部群众绿色发展与志愿者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课堂,社区共建共享与社区民族文化繁荣的载体”的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云南松、红豆杉、滇金丝猴等珍稀动植物以及天池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天池。保护区记录的野生维管植物有111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种、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种。

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云龙县首先夯实组织保障,确立了州县共管、以县管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了日常管护、民主议事等23项制度,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森林卫士先锋队等5支团队和51人的专业扑火队,联防联管联治取得良好成效。

其次,从严从实管理,开展信息化管护,利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设备,开展“天地空”数字化监测;推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层级责任,签订责任书727份、联防协议19份,年均巡护里程达77640公里;与周边乡镇社区开展全域合作与防控,加强重点卡点、25个重点区域布控。旗舰物种滇金丝猴数量从2007年的约70只增加到180多只,其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同时,强化交流合作,科研能力明显提升。改善科研条件,建立了专家工作站;拓展科研内容,与科研院校合作,收集监测数据5000多条;搭建科研平台,有20多家科研单位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到云龙交流考察;科研成果丰富,先后形成了学术成果34册168万字。动员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氛围浓郁。引领社会力量全面参与,连续实施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云龙县滇金丝猴栖息地修复和廊道建设、火烧迹地恢复造林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