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共建生态文明  共护美丽星球

——“洱海论坛”与会嘉宾纵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 来源: 时间:2021/10/11 10:11

10月9日下午,州委书记杨国宗在“洱海论坛”主论坛上分享大理州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10月9日下午,“洱海论坛”主论坛与会嘉宾进行主题对话。 [本报记者 夏传武 摄]

□ 本报记者 朱 蕾 杨艳玲 杨钰洁 张婧怡 吴开睿

10月9日,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大理举行。

本次论坛设有主论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传播、“双碳”目标:企业形象建设新机遇、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4个平行分论坛。论坛上,300余名中外嘉宾围绕主题分享经验、汇聚智慧,共同探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挑战与应对之道。

王灵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绿”成为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当代中国伟大故事中最为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底色。

让“中国绿”越来越宽广,为地球增加更多的春色,是一条十分艰苦的道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中国社科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开展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许多重要成果,并围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崭新的时代主题,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建言献策。

2020年3月,中国社科院正式组建了生态文明研究所,并先后成立了生态文明高端智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生态文明研究系、生态文明大数据实验室,形成了1+4的生态文明基础理论、政策应用与学科建设的系统化研究基地。中国社科院愿意同社会各界一道,共同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与大家共同努力,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根祖国大地,让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走向世界。

杨国宗(中共大理州委书记):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理州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绘就了“两山”理念践行过程中的一幅幅美丽画卷。

大理在思想上树牢“两山”理念,坚决破除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认识,彻底纠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错误做法,使“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深入人心,让“两山”理论在洱海保护治理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翻开了美丽大理建设新篇章。

大理在保护中深化“两山”实践,举全州之力强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使洱海水质下滑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总体评价为良好湖泊,形成了“洱海案例”和“洱海经验”,天蓝、水清、地绿的美丽大理更加令人心驰神往,守住了绿水青山“金饭碗”。

大理在发展上推动“两山”转化,从单纯生态保护向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融合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合格成绩单。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向着“两山”理论指引的方向奋进,大理正沿着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真诚希望,借这次论坛机会,汇群英之智、聚各方之力,不断把“两山”理论在大理的生动实践引向深入,全力将大理打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大理经验”。

张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但工业革命后建立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本质上不可持续,在传统工业时代,由于全球危机的出现,有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但却没有实现的基础;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从愿望变成可以实现的目标。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其碳排放占全球75%左右,经济规模占75%左右,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共识与行动,标志着传统工业时代落幕,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就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美好的愿望变成可以实现的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王俊鸣(科技日报社国际部主任):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倡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值得分享,中国经验值得借鉴、技术值得合作、主张值得信赖。今后,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需要加强信息传播,尤其是科技信息传播,要从科技的角度,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应从生态建设的大智慧角度,讲述中国顶层的治理经验;从科技创新角度,讲好科技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故事;从科学普及角度,讲好公众参与环保的行动,讲好新技术运用对环保的贡献;从对内、对外联动传播的角度,用好媒体融合的“十八般武艺”,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奉献精彩的中国智慧故事。

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生态文明叙事、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此议题本身承载了非常多的关系,需要做进一步确认。跨越近90年的时间,我们看到中国生态文明叙事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呼应了当代全球生态文明叙事基础的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叙事既要回应全球问题、时代焦虑、社会矛盾,又要关注国家主张、个体命运,还要立足于学科前沿且超越学科前沿,这就是生态文明叙事本身多重关系的来源。

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体系当中,一个故事要想阐释得很好,在4个方面有所统一是必不可少:传统叙事和当代叙事的统一;事实叙事和理念叙事的统一;个体叙事和集体叙事的统一;科学叙事和人文叙事的统一。如何进一步在叙事中建立政策和故事的统一?我认为,需要在成就中提炼建构有“获得感”的细节;在事实中提炼建构“反叛性”或者“变革性”的理念;在知识中提炼建构“人文性”的思考;在行为中提炼建构“创新性”或者“未来性”的图景;在叙事中提炼建构“全球性”的预期。

孟建(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们国家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但我们的成就并未得到更多的认可,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所以我们更有理由做好国际传播的理念和运作。生态文明的国际传播很大程度上是跨文化传播问题,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做好国际传播要努力在“三跨”(跨国界、跨政体、跨语言)上,花心思、下功夫。同时,要注重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理念更新的三个维度。首先,要认识到面对生态环境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倶损的命运共同体;其次,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尚缺乏完善的国际传播体系;最后,在生态文明传播中一定要防止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言自语的问题,要将我们建构起来的话语彻底融入到世界话语中去,并且产生较好的效果,不要反复谈中国模式,而要谈中国道路、中国经验。

在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运作体系中,有7个方面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要确立我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议题的主体性。二是要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国际传播议题的整体框架。三是要创设我国生态环境国际传播议题的叙事技巧。四是要搭建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全媒体矩阵。五是要设计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立体管道。六是要实现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有效性。七是要注重生态文明国际传播的国际合作。

瞿慧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全球范围内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议题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为“双碳”目标下中国企业全球形象建设提供了机遇,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参与绿色发展提供了平台,中国企业在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非常有成效的举措,也为企业的形象建设提供了素材和传播资源。

从国际传播视角来看,企业如何从“双碳”目标的角度做好企业形象建设,我认为,一是需要做到站位高,讲好企业绿色发展的故事,要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面上阐释中国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传播的内容要实,“双碳”是非常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领域,在传播“双碳”内容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路线图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方案,可以为做好“碳传播”提供重要参考;三是传播的形式要活,企业可通过媒体宣传、论坛交流、报告发布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分享,同时要加强国际组织的合作,让中国企业的绿色发展被更多人了解,要加强视频传播的力量,让传播方式更生动、更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接纳;四是要做好“跨国碳中和”的传播,积极表达中国企业低碳目标主张,加强协同传播,多与当地民众、用户、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加强对话,用他们的力量来进行观点的分享;五是要在话语表达和方式上进行有效的对接,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进行话语体系的创新。践行“双碳”目标中企业不仅要成为好的行动者,也要成为好的分享者、倡导者。

俞国明(中国石化党组宣传部新闻[舆情]室主任):

碳达峰、碳中和是全人类共同的需要,从国际视角看,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难题,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巴黎协定》温升控制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高碳为主,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必须加快能源低碳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转到绿色低碳发展的轨道上来。碳达峰、碳中和也是传统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绿色低碳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石化要当能源革命的引领者,将以净零排放为终极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碳中和并不是一蹴而就或是靠运动式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转型过程,在此过程中,不适应新发展需求的高碳行业将会有序退出,拥有相对充分的缓冲时间。

企业在做好“碳宣传”过程当中,首先要把“双碳”工作做好,让“双碳”有得说。对宣传工作的认知决定了宣传工作的成效,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形成宣传合力,营造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要把“双碳”故事讲好,实现宣传的“量”和“质”并重,不断提升企业上下做好“双碳”工作的信心;要巧用宣传技巧,采用不同的平台来做好传播,通过差异化的传播来实现“双碳”的宣传效果,最终助力企业把“双碳”工作做得更好。

余翔(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协调一个平衡,我们需要非常重要的现代金融。现代金融能够有效协调金融资金进入到绿色发展领域,中国的金融机构也非常支持绿色发展。

但在提到绿色金融、绿色融资时,我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要以一种宏观视角来统筹融资项目。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还需要关注绿色金融本身。因为绿色金融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绿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家庭成员,绿色金融的践行者实际上是在建设他们自己的未来。二要推动绿色金融创新。要加强在这方面的顶层设计以及机构安排,我们的金融机构要找到更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要创新更多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细化的服务和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三要注意绿色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使用科学方法,提高绿色金融风险的控制能力。中国现在的金融科技方兴未艾,我们希望这些技术能够更多地被金融机构应用起来,对绿色金融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监测,同时也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降低风险。

陈冯富珍(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

人类现在给生态体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以及气候变化是非常严峻的课题。

我们需要在人类、动物以及星球之间打造一个良性的互动,进行一种大学科交互研究,采取一些务实举措。绿色交通、低碳出行以及绿色能源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城市的健康、地区的绿色互通,会帮助我们破解一些难题。同时,我们要重视并加大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另外,我们还可以把生态完整性项目和其他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项目相连,以此应对经济和生态的诸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