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宾川菜甸村

十年携手奋斗让“贫困村”变“富饶地”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23 09:02

□ 本报记者 张婧怡

菜甸村是宾川县金牛镇东北角的一个自然村,十年前这个小村庄还是十年九旱、地瘠民贫的穷山村,如今,这里生态宜居、安逸舒适,已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富饶地”。

十年的变化翻天覆地,十年的奋斗激励人心,这一切都深深印在菜甸村党支部书记铁余斌心里,谈起村庄的过往今日,他感慨万千:“从前我们村家家穷苦、靠天吃饭,小伙连娶媳妇都不容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在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携手破荒山、谋产业,用心血、汗水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先治理再发展

“荒坡坡”结满“幸福果”

10多年前,菜甸村绝大多数土地是“雷响田”,过的是“靠天吃饭”的日子,生活十分困难。“原先我们只有拦坝把洪水灌进田,秧苗才能栽得下去,但盼来的洪水却给村里带来了危险。”过去的艰辛铁余斌历历在目:过去很长时间里村民们都靠砍树烧炭卖钱,生态受到了严重破坏,泥石流灾害给村民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恶劣的环境加上贫困的生活,让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

后来,村里人逐渐意识到,有好生态才能发展好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实施了河道治理项目和国家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村里还自筹资金,在河道修建了拦沙坝、护堤等,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随后,村里成立了菜甸村“乐满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由村民投钱入股,集体以资源入股,先后在荒山坡上栽种石榴、橄榄、葡萄等,铁余斌带领着大家苦干巧干,艰苦奋斗,硬是让荒山披上了绿装,四季常青、硕果累累。

抱团发展齐努力

“心连心”铺出“致富路”

十年前,村民们抱着“几家人拼钱买农资便宜,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愿望,联合15户农户成立了宾川县宏源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十年的发展,合作社也由成立之初的1个社员之家15户,到如今的85个社员之家1272户。目前,合作社的产品品牌在“北上广深”甚至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有很好的知名度,销量喜人,村民们携手并肩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合作社的成功让带头人铁余斌深切感受到了“团结一心”的力量:“合作社的成立让我们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路子,解决了小农户应对大市场的问题。”说到这里,铁余斌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他高兴地说:“我们一个54户254人的村小组,2016年光葡萄总产值就达到2000多万元,2020年突破了3000万元,村里曾经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把3亩多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每年就能分红7万多元钱,真正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稳定增收。”

艰苦创业不停步

“小葡萄”变成“大产业”

合作社的成立推动了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因社员分散,技术标准、产品质量难统一的问题仍然制约着葡萄产业的发展。为突破这一瓶颈,结合党的十八大后对土地政策的调整,宏源合作社大胆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合作农场+农户”的模式,相继成立了5家农民合作农场,引导种植产业由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转变,同时推动葡萄生产由数量增产向质量提升转型。到2021年,合作社已发展合作农场14家,20余户种植示范户年收入达到6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种植葡萄年总产值已突破3亿元。2019年至2021年,宏源合作社连续3年入围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排行榜前100名榜单。

说起未来发展,铁余斌胸有成竹、信心满满:“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我们在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将不断延伸农副产品由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为农产品的品牌化运营奠定扎实的基础,然后我们还要发展第三产业,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分享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

十年时间,菜甸村经历了一个“贫困村”到“富饶地”的幸福蜕变。过去的苦难与不易已变成了村里老人们故事中的“曾经”,伴随一段段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激励着村民继续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