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艳玲
村级集体经济出现“手中无米,叫鸡不理”困局怎么破?一堆欠账无力偿还怎么办?弥渡县的方案是,让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提速跑”。
党的十八大以来,弥渡县充分运用“党建+”思维,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提速度”。
打好“全域战”
“收益的40%用于滚动创收,50%用于公益事业,10%用于村干部创收奖励。”弥渡县正大生猪“1+4”产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开启了弥渡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的里程碑。
弥渡县立足“全国菜篮子产品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奖励大县”的优势,明确“发展100万头生猪产业”目标。县委、县政府牵头协调土地、环评、水保等要素保障,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同步“牵线搭桥”,引进泰国正大集团负责生猪生产及销售环节;村级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群众资金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合作社以资产租赁的形式与正大集团合作,取得每栋圈舍每年26万元的租金收益。
2017年至2019年,弥渡县85个村(社区)共牵头成立了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85个,覆盖了除城市社区以外的所有村(社区)、4000多户农户,累计筹集各类资金2.78亿元,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场139栋。累计获得收益1.09亿元,平均每村每年获得收益32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大幅稳定增收。
打好“主动仗”
从“挖山”到“耕山”,弥渡县苴力镇栗子园村在村党总支的引领下,组建合作社联合社,下设土鸡养殖、中药材种植等7个合作社,辖区每户农户至少参加一个合作社,探索出一条村集体领办合作组织模式。合作社联合社在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构建起一头猪、一头牛、一只鸡、一片果、一棵菜、一味药、一朵花的“七个一”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体系,让栗子园村吃上“生态饭”,为村集体带来每年50余万元收益,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在“100万头生猪产业”带动下,全县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不断增强,“头雁”效能不断释放,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一做法在弥渡县蔚然成风,并不断深化拓展和推陈出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通过深化拓展生猪产业增收效能,在48栋猪舍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2019年至今已为40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
打好“振兴战”
“昔日大荒地,今朝幸福里。”曾经的新街镇大荒地村是一个落后村。近年来,大荒地村党支部盘活资源,牵头成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群众用土地、资金入股,群众参与生产、按股分红,并引进龙头企业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日常管理和销售渠道,村组实现收益近10万元,为全省贡献了“合作社绑农户、龙头企业绑合作社”的“双绑”模式。寅街镇瞅准现代数字农业产业良好前景,与春沐源公司合作,创办数字农业公园,带动产业转型升级,2021年以来,每年为辖区内11个村增加集体收益200余万元。
2021年,弥渡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社区)有88个,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3个,收入50万元以上的有1个,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有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