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博”览大理 一步千年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17 10:19

《云龙白曲残本》其中保存较完整的一页。 [新华网发 (杨艳玲 摄)]

游客走进云龙诺邓黄遐昌博物馆。 [新华网发 (杨艳玲 摄)]

白崖城有字瓦片。 [新华网发 (杨艳玲 摄)]

游客在大理州博物馆内参观。 [新华网发 (杨艳玲 摄)]

巍山古城。 [新华网发 (杨艳玲 摄)]

白崖古城非遗文化传习中心。 [新华网发 (杨艳玲 摄)]

当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风花雪月”之地,成为大家一致想要奔赴的“诗和远方”时,你该如何与它相见?

那就去博物馆吧!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那一座座散落在白州大地上的博物馆,在方寸之地,感受尘封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在活化利用中“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感受大理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力量。

让文物“活”起来

在大理市洱海出水口的西洱河边,大理州博物馆因独特的仿唐式建筑与白族民居建筑融合在一起而显得别具一格,古典园林式的展馆和环境布局让千年的文化款款而来……

大理州博物馆收藏文物1623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95件,也有一些稀世珍品,藏品种类由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民族文物、碑刻、革命文物等组成。

数字化展示的运用,让指尖上的博物馆充满精彩。流失海外的文物归来也令人惊喜,《云龙白曲残本》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云龙白曲残本》是白族民间保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书面文献,可考证的民歌有177首,该残本用古白文撰抄,是白文自造字数量最多的一种。此残本涵盖的白族婚恋习俗、人际关系、风物特色、歌唱方式、歌词特点等在民间实现了互动和延续。

大理州通过科技赋能,让文物变幻成舞蹈、音乐、3D建模、VR体验等形式,将文物从“场馆”搬到“云上”,从静态变为动态,让参观者多维度、多形式、沉浸式体验,让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在手点屏幕、脚踩藏宝图之间穿越时空。

让文物“火”起来

在大理,有巍山古城、千年诺邓古村等一批批“活”着的古城、古村,在小众游、自驾游的推动下,当地博物馆因“千馆千面”的与众不同备受青睐。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古都、清代御封的“文献名邦”,是近几年备受游客钟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走进离大理市约50公里的巍山古城,可以看到整座古城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着清代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巍山的一根面、火巴 肉饵丝、米糕等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但它的精彩不止于此,“活着的古城、活着的文物、活着的非遗”,位于巍山古城的南诏博物馆便是大众推崇的打卡点之一。

南诏博物馆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的结构特点,现有藏品3700余件。

走进南诏博物馆,无论是听巍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讲述香文化的历史,还是甲马文化体验、传拓技艺实操,丰富的内容让巍山文物之旅在互动中“火”起来。

在离大理市百里之外,被称为“千年白族村”的诺邓古村又是不一样的文物探宝之地,致力于弘扬白族文化的当地人在自建房里建起了私人博物馆,实现了文物的活化传承。沿古村的石阶而上,一百多座明朝和清朝时期的民居院落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黄遐昌家庭生态博物馆就在其中,也是游诺邓必去的打卡点之一。

“当年明朝派来诺邓负责盐税的官员姓黄,黄姓子孙已在诺邓繁衍生息550多年。我家博物馆里的青花瓷、雕版印刷刻板等文物都是家传之物。”博物馆的主人黄永寿说。在黄家的大门上,至今还可以看到“世大夫第”四个大字。

诺邓古村传承了白族文化的“精、气、神”,听当地老人讲解千年白族村的历史,与文物一同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本地村民和过往游客。

让文化“潮”起来

弥渡县白崖城是南诏国、大理国的前朝——白子国的故都遗址所在地,走进白崖城,只见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的古城在烟火升腾中充满乡土气息。

如今,白崖城曾经的车水马龙和金戈铁马已难窥其貌,但遗址周围的重峦叠嶂仍在,可以在山野间探寻唐代瓦砾,感受白子国历史,也可以在白子国文化陈列馆里的古砖瓦中窥见白子国的冰山一角。

弥渡县红岩镇大营白崖古城村谷女寺景区管委会主任毕浩瀚介绍,白崖城的历史就藏在白子国文化陈列馆、南诏国陈列馆的一砖一瓦之间,为满足游客新潮的玩法,景区打造了非遗中心、创意工坊共享厨房、白崖剧场、彩云书院等旅游项目。

离大理市130公里的剑川古城,有一座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

从剑川古城一路向南,就可以看到明清城池风貌的老房子、130多座清代院落等,让眼前的古城散发出历史的厚重感,行走其中,古朴中透着沧桑。在一个西南边陲小镇,留有如此众多的明清古建筑,实属罕见。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就隐藏在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古城之中,将南方丝绸之路及沿线的悠久历史文化通过国家方志馆的平台集中展示。

据了解,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前区设计延续了剑川古城的传统格局,在尊重古城原有风貌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南方丝绸之路国际性文化展示与剑川古城地方性文化传承融合,以剑阳楼作为中轴标志性建筑,打造丝路大门、丝路大道、丝路名人雕塑群像,构建了一条丝路文化长廊。

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文物“潮”起来,数字体验馆成了南方丝路馆一期展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内有由数字光影打造的奇妙空间“时光隧道”和“八荒纵横贯古今”的穹顶空间,以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游客在新潮时尚的玩法中穿越千年时光,走过历史长廊。

以史为鉴,以物为证。据悉,在剑川县,还有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石宝山石钟山石窟、见证文化多元融合的石刻艺术、剑川沙溪古镇“马帮文化”等,众多遗址、文物、古籍、化石,彰显着剑川县在南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中的特殊价值,发挥了博物馆“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

上下几千年的风云激变凝聚在博物馆的方寸之间,一步就是千年。读懂大理,爱上大理,从博物馆开始。

文字作者:彭雪薇 杨艳玲

新华网昆明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