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州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州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为进一步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打造大理“乡村旅游新地标”的IP,近期,我州开展首届“乡愁大理·最美乡村”推选活动,经过初步推选,目前已有36个村庄入选该项活动,并将进入下一步的网络投票和评委评审。即日起,本报开设“乡愁大理·最美乡村”专栏,逐一展示入选村庄的生态之美、古韵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
□ 本报记者 杨一薇 文/图
在喜洲村刚落脚,一阵雨便袭来,从小巷错落的檐角落下淌过青石板街,雨中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更显古朴。刚出炉的喜洲粑粑冒着热气,转角楼前打卡的游人络绎不绝,匠志集里非遗传承人讲解的声音隐约传出……在大理市喜洲古镇的核心区喜洲村漫步,每一步都是与历史的对话。
喜洲村是大理白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文脉永续不竭、商贾丰盈不息,有独特的白族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秀美的苍洱风光。作为“五朵金花”的故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喜洲古镇通过党建引领,弘扬悠久历史文化、特色商帮文化、精巧建筑文化、诗意田园文化、绝美民俗文化,打造了一批“五朵金花”党建特色站,推动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
守住根脉 保留原味乡愁
被称作“白族民居建筑的博物馆”的喜洲,保存着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传统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彩画绚丽多姿,集木雕、彩绘、泥塑、砖饰、石刻、青石于一体,每处细节都如一件艺术品,值得考究。1987年,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杨品相宅、严家院、董家院、赵府建筑群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喜洲村依托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以保护利用为原则,在保护和延续地方传统风貌与人文环境的同时,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在满足本地居民生活的同时,展现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客栈、历史文化体验区等,让更多人深入了解白族民居建筑。
走进严家大院,“一进四重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建筑布局精准体现着白族民居的特点,斗拱飞檐镶嵌着景德镇的陶瓷,八字形大门寓意着“纳八方之财”,无不展现着当年“喜洲商帮”之首的雄厚实力。历史上,喜洲商帮源于唐、起于明、兴于清、盛于民国,在二十世纪40年代成为迤西商帮之首,形成以“严、董、尹、杨”(永昌祥、鹤庆祥、复春和、鸿兴源)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为主的计座商186家和行商200余家的大商业集团,使喜洲成为大理民族资本家的发源地、大理白族地区工商业发展的摇篮,建造了云南农村第一座水电站,创办了淑川女子学校、五台私立中学、苍逸图书馆、喜洲医院、酒精厂、碾米厂等。而历来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民风,也让这片土地人才辈出,位于四方街的“题名坊”始终激励着当地人。
留住古韵 焕发新生活力
麦田、咖啡馆、转角楼、“有风的地方”……许多人为了网红打卡地奔喜洲而来,甚至仅仅因为在麦田收割季节到达而大呼“踩雷”,而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喜洲村,怎么会只有“面子”没有“里子”。近年来,喜洲村依托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文化、建筑、特色商品开发等方面发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将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以前很多人不知道甲马是什么,甚至念成‘马甲’。”讲起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之路,甲马非遗传承人张仁华十分痛心,从海舌公园、城北村、市坪街再到匠志集,他与搭档田飞一直在为非遗传承发力,终于在去年打造出匠志集,非遗文化展示、非遗技艺体验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也有多所院校到这里研学。
喜洲村以传承喜洲传统历史文化为主线,通过“非遗+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搭建更多让游客了解本土文化的桥梁,举办栽秧会、“绕三灵”等本地民俗文化活动,搭建稼穑集等更多非遗展示空间,组织创意市集、非遗美食市集,探索更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模式,让游客从中获得深度体验,让群众增加更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