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大理市双廊村:水天一色间 悠悠苍洱情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7/21 08:58

苍洱间的双廊村。(摄于6月23日)

□ 通讯员 韩玉婷 赵志伟 文/图

正是雨季,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刚下过几场雨,绿树、红花被雨水洗后变得鲜妍,阳光并不灼热,风从洱海上空吹过,带来潮湿的气息。沿着宽敞整洁的石板道路游览双廊村,一侧是苍山洱海共同组成的山水画卷,一侧是装点着彩绘的古朴白族民居。“目极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便是对双廊村最好的诠释。

双廊村历史源远流长,是洱海文明与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苍洱风光第一镇”双廊镇的核心区,双廊村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双廊村,原本是一个古渔村,村民世代临水而居,以渔为业,延续至今。随着洱海保护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双廊这个千年渔村改头换面,迸发了新的生机。

双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国已经在双廊村工作了三十年,他见证了这些年来双廊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双廊村的村民生活条件并不好,交通出行不便,想要去市区只能乘船,但由于双廊村得天独厚的气候、风光,吸引了画家赵青、舞蹈家杨丽萍等名人,双廊村也被更多人熟知,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2004年,双廊村人均收入仅486元,到了2020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7600多元,这都得益于双廊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双廊村美丽乡村的面貌也初具雏形。”他感慨地说。

双廊村在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白族民居,维持了村庄原来的风貌,以保护为本守住千年文脉,以传承发展守护历史文化,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李氏大院是双廊村旅游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商户,李氏大院主营客栈、餐饮,在建筑风貌上保留了白族民居风貌,餐厅的招牌菜便是酸辣鱼、生皮等白族特色美食。

李氏大院的酸辣鱼保留了传统做法,自家酿制的梅子醋与辣椒衬托出了鱼肉的鲜美,搭配土豆、豆腐、青椒等素菜,酸辣可口。一锅红红火火的酸辣鱼,便是许多大理人难忘的乡愁味道。

2013年至今,李氏大院在双廊村经营了10年,经理张联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白族“金花”,从小喝着洱海水,住着白族民居长大,“过去双廊村的村民基本以打鱼为生,酸辣鱼是白族的一道特色美食,通过经营客栈、餐厅可以让游客体验白族民居、品尝白族美食,我想把我们最美好的民族传统展现给各地游客,也守护好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双廊村的民居与美食便是张联荟无法割舍的故土与乡愁。

年轻的双廊人用味道留住乡愁,而老一代则用画笔绘制乡愁。

走进种满了鲜花的白族民居中,今年90岁的王秉秀正在作画,画上的游鱼、山茶、杜鹃都是她的家乡记忆。

作为一名普通的双廊村农民,王秉秀没想到自己在晚年时竟然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家。78岁时,她跟随定居双廊村的艺术家沈见华学习绘画,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王秉秀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她的画色彩艳丽、造型质朴,绘画的内容都来源于白族民间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双廊村风光更是她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王秉秀带动了更多的白族老人一起学习画画,她们在沈见华的带领下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农民画社——双廊白族农民画社,这群农民画家的画展办到了北京、杭州等地,他们用自己的画记录乡愁,让更多人看见大理。

水天一色间的千年渔村发展日新月异,但村民们都在守护祖辈留下来的珍贵财富,保护村庄风貌,他们的双廊记忆是绽放在舌尖的那一口酸辣,是绘制在照壁上的精致彩绘,是画笔下的艳丽色彩……悠悠苍洱风情是双廊村人割舍不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