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剑川“十大”工程推进专项普法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8/07 09:50

□ 通讯员 剑政宣

剑川县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找准专项行动与具体工作的结合点,以“三法三化”推动工作落实、责任落实,重点实施好“十大工程”推进专项普法。

实施培育法治领头雁工程。各乡镇优化镇级普法工作队伍,组织相关机关站所职工、村党组织书记、村组(社区)党员干部、“法治明白人”、一村一辅警、综治网格员全面开展了1轮普法强基补短板主题普法学习教育活动。对日常生活中以及行业领域内常用到的法律读本开展学习宣传,提升辖区基层普法力量自身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工作的能力水平。

实施携手共建平安村工程。乡镇结合“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我为群众算笔账”等工作,向广大群众普及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陆地国界法、反有组织犯罪法以及打击走私、电信诈骗、跨境赌博、“偷引带”等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抵制并积极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

实施法治护航助成长工程。着力构建新时代法治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放假提醒课”等活动,组织法治副校长和村社区民辅警深入辖区学校进行法治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师生宣讲预防违法犯罪、校园暴力、国家安全等法律安全知识,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警校普法共建”活动,结成“警校共建”单位,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联合学校进行“反恐演习”,切实撑起青少年法治“守护伞”。

实施法治宣传进企业工程。针对辖区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且变动频繁、企业单位更替快等特点,以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等活动,线上依托“反诈App”,线下将安全检查与宣传并举,充分发挥以案释法现场宣讲效力,提升各企业从业人员尊法、守法意识,为辖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实施深化重点群体管理工程。梳理确定外籍人员、精神病患者、涉访涉诉、厌学辍学问题青少年等群体,划定高、中、低三个风险层级,建立完善一人一档台账的同时,开展入户宣传告知,将法律宣传和政策宣讲相融合,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民政、乡村振兴办、妇联、卫生院等职能部门针对重点群体开展分类法律政策宣传,从源头降低辖区内违法犯罪(事)件发生率。

实施矛盾纠纷化解工程。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要求,深入推进矛盾多元化解,不断健全完善多部门矛盾联防、联动、联调、联治机制,针对性制定稳控疏导措施,开展“纠纷源头治理+普法”,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切实做到纠纷化解和普法宣传双显效果。

实施治安防范重点工程。以常态化的治安巡逻、安全检查、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工作为依托,定期组织派出所、司法所、交警、文化、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对烧烤摊、娱乐场所、宾馆酒店、出租房、加油站等重点场所及人员聚集区域,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双语普法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偷引带”、黄赌毒、缉枪治爆和消防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

实施普法薄弱环节工程。针对少数民族村寨多、外籍人员多和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将外籍人员、流动人员和农村“一老一小”人员作为法律宣传教育重点对象,安排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民辅警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电诈、涉私、涉毒、涉赌、涉枪、涉爆、涉偷渡等方面精准普法,以提升重点群体法律意识。

实施便民互动交流工程。铸牢“群众身边就是宣传点”的理念,在便民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接警处等来往群众较多的办公区域设置“法治宣传栏”和粘贴各类法律宣传标语,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依托服务窗口向常来单位办事群众开展现场普法,“零距离”为辖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实施督查抓质效工程。健全普法责任落实机制,健全考核督导工作机制,将普法工作成效纳入县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将普法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委、政府日常督查重要内容,纳入党委政法委政治督察内容,定期通报工作存在问题、经验亮点等,促进工作质效提升,在督促检查中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规范化,不断夯实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基层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