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25日,大理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大理州建设咖啡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全面拉开了大理州打造“书香大理·咖啡之城”的序幕。按照州委、州政府全力以赴“拼经济、破困局、开新篇”的工作要求,聚焦大理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咖啡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等问题,本报记者深入一线找答案、贴近基层访实情,先后走访了咖农、专家学者、咖啡从业人员,听取各方对大理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大理咖啡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短板,以及大理州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培育咖啡消费市场,有序推动咖啡产业与大理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本报从今日起刊发系列报道,多角度展示大理探索、打造“书香大理·咖啡之城”的有益尝试。
□ 本报记者 杨钰洁
9月的宾川,阳光明媚、秋风宜人,深藏在朱苦拉村中的百年咖啡树陆续挂果成熟,沉甸甸、红艳艳,长势喜人。正值咖啡鲜果开始采收的时节,咖啡林里是咖农忙碌的身影。“根据我们实地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咖啡果质量和产量预计超过去年,对于我们来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啊!”李春良背着竹篓站在咖啡林里,咧开嘴笑得一脸灿烂,挂在枝头的咖啡鲜果成为了秋日里最喜悦的一抹红色。
背靠巍峨大山、面朝澎湃江河,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是李春良一直生活的地方。早晨7点,他早早煮好一壶咖啡,对着寂静山谷喝上一口,正式开启一天的劳作与生活。两大把铁锅炒制、石碾磨细的咖啡粉,一勺砂糖,一只烧着沸水的水壶,利索地将咖啡粉和砂糖全部加入壶里,十分钟的大火煮沸,煮好后用力摇晃几下,倒进杯中,一杯原汁原味的朱苦拉咖啡就制作完成。手工采摘、杵臼脱壳、太阳日晒、碾压去壳、土锅炒豆、石磨成粉、柴火煮制……时至今日,朱苦拉村仍保留着家家种咖啡、日日饮咖啡的习惯,传承着一整套完整的咖啡土法加工、制作和饮用技艺。“在我们朱苦拉,喝咖啡喝的是我们村辈辈相传、流传百年的生活习惯,虽然没有城市咖啡馆里喝咖啡的精致讲究,但咖啡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生产中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说起朱苦拉的咖啡,李春良的笑容里满是自信与骄傲。
据考证,1904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把一株咖啡苗种在了朱苦拉村教堂的后墙外,在此后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咖啡在这片土地上寂静生长……从一粒小小的咖啡种子不断生长繁殖到今天拥有千株古咖啡树的咖啡园,从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咖啡,发展成为现在颇负美名的咖啡品牌,朱苦拉村与咖啡似乎再也分不开了。“朱苦拉咖啡园的咖啡品种是70%的波邦和30%的铁皮卡两个品种,属云南小粒咖啡,因其含咖啡因成分低、香味浓郁、口感醇厚而广受市场好评。截至目前,朱苦拉咖啡园里树龄70年以上的古树咖啡有1324株,树龄120年的有24株,这些古咖啡树已经成为了中国咖啡的‘活化石’,成为了中国咖啡之源。”宾川县园艺站高级农艺师王兆军在咖啡园里一边仔细查看古咖啡树的生长情况,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道。早在2013年,“宾川朱苦拉咖啡”已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6年2月,又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朱苦拉咖啡百年古法加工制作技艺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
生长时间长、积蓄养分足、土壤无污染、营养成分高、品种组合好,这是王兆军对“为什么古树咖啡比其他咖啡要好”这个问题作出的回答。宾川地区属干热河谷地区,是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称,特别是朱苦拉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冬季无霜,属于河水冲积地带,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为咖啡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朱古拉村党总支书记褚亮告诉记者,目前,朱苦拉村共有村民327户,参与种植咖啡的有216户,咖啡种植面积500多亩,年产量超过15吨,经济价值达100多万元。
在发展咖啡产业的过程中,如何增加咖啡产业比较效益、提升群众收入、扩大咖啡种植,不仅是朱苦拉村面临的发展之难,更是宾川县乃至全州咖啡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之题。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宾川县咖啡种植面积约3605亩,总产346080公斤,平均亩产量289公斤,每公斤均价2.8元,亩产值约809.2元,与宾川县传统经济作物葡萄、柑橘、石榴等水果每亩6000至8000元的收益相比,咖啡鲜果经济价值相差甚远,比较效益较低,这也导致了农户种植咖啡积极性不高,加之生产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严重影响了咖啡鲜果及其干豆的产量和品质。
“从种植区域和规模上看,大理并不是云南咖啡的主产区,想要高质量发展咖啡产业,必须加强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咖啡种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种植生态环境、提升生豆品质、稳定咖啡产量,适当提高咖啡鲜果收购价格,最大程度提升咖啡种植经济效益,增强农户种植咖啡的积极性。同时,以原料的优质化促产品的精品化,进一步补短板、扬优势、树品牌,把我们好山好水生产出的好产品引入大市场、卖出好价格,不断为‘书香大理·咖啡之城’IP的打造提供最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谈到大理咖啡产业未来发展,王兆军眼神坚定、信心十足。
听当地老人说起,朱古拉是由彝语“若客来”发音演变而来,意为“弯弯曲曲的小路”,进入朱古拉村的道路有“九十九道弯、八十八道坎”,入村公路修通之前,这里交通闭塞、舟车隔绝、鲜为外人所知,村民们靠人背马驮出村叫卖咖啡。而如今,大理吹响了咖啡产业大发展的“冲锋号”,朱苦拉的古树咖啡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