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专题

文旅融合助推剑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02/26 09:06

本报讯(通讯员 高文) 近年来,剑川县聚焦“历史文化名城样板、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动全县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强基础、培产业,打造文旅融合的品牌剑川。突出规划引领,全面实施《剑川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剑川白族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完成《剑川县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剑川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构建了整体保护利用框架。突出项目带动,先后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等各类资金7.16亿元,实施了沙溪游客服务中心、剑川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剑川木雕艺术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不断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启动“雕刻时光·静享剑川”品牌策划营销,文旅品牌营销迈出实质性步伐。

重保护、守安全,打造文博辉映的历史剑川。成立县文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全县25个古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和25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厚重、文化名人较多、民间工艺兴盛的地方优势,建成赵藩陈列馆、剑川木雕馆等一批博物馆(纪念馆),展示了剑川县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2019年以来,整合资金3900多万元,完成寺登街古建筑群欧阳大院收购和修缮、剑川县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等一批工程,文博项目走深走实;同时,在坚持创新驱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恢复了余庆宫作为小礼堂的功能,并与剑川白曲的传承展示和传播相结合,打造剑川白曲技艺传承展示馆。将军第修缮后建成非遗博物馆和中央美术学院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站址,集中了剑川各种非遗项目,成为非遗学习、传承、交流、产品研发的场所,丰富古城文化业态,彰显古城新活力,促进文旅融合。

重传承、优服务,描绘出乐享群文的幸福剑川。依托剑川木雕、土陶、石雕、布扎等非遗项目,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成功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构建起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多赢格局。截至目前,剑川县木雕产业从业人员达2.3万余人,木器木雕行业产值超过4亿元。剑川还先后成立了剑川白曲、石宝山歌会等22个传习所,成立中央美术学院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基地(剑川木雕),开设“剑川传统工艺大讲堂”,开展各类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1860余场,受益参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全县建成文体广场31个、篮球场141个,安装健身路径83套,实现乡(镇)灯光球场全覆盖,文艺创作佳绩不断。

2023年,剑川兴艺木雕家具厂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剑川古城“5G+智慧旅游”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剑川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47.16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55.4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