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新”生向前】天南铜都,百物竞流——会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 来源: 云南网 时间:2024/01/19 16:13

编者按:

  回望40余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0余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加强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十四五”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编撰《云南传统村落丛书》,通过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纵向保护工作机构、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保护技术规范、树立保护传承案例等工作手段,逐步构建了保护内涵丰富、对象分类科学、管控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云南特点突出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道路。

本期“新”生向前·云南十城二十村保护工作系列报道,带你走进“钱王之乡”“滇铜名都”——会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天南铜都,钱王之乡;

关山万里,百物竞流。

一、因铜得名,以铜而兴
关键词:历史、风貌



一日踏进古城往昔,一眼望尽千年风霜。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会泽就有古代先民的足迹。李勇达 摄


会泽是历史上云南最早的四个郡县之一。刘光信 摄

据《会泽县志》记载,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堂琅县,南诏国设东川郡,1727年始称会泽县,为府治驻地。


会泽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了辛勤劳动和智慧结晶的开采、冶炼、铸币、运铜的历史,你踏过的石板路,是波澜壮阔的3000年。


 

堂琅铜洗。

早在周朝晚期,约3200年前,会泽就开始开采和冶炼铜矿;东汉时期,铸造锻打的“堂琅铜洗”闻名遐迩;到了三国两晋时期,会泽人凭借独特的技术,发明了镍铜合金——白铜,早于欧洲15个世纪。那时,从这里出产的铜,被称为“云铜”,用它铸成的古钱币,被称为“云宝”。


铸钱局遗址布置图。

明代铸造的嘉靖通宝开炉镇库大钱,直径58厘米,重量41.50千克,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在明清时期,会泽的铜矿产业达到了鼎盛。会泽成为中央政府铸币铜料的主供地。乾嘉时期,年最高产量可达1600万斤以上,每年清政府额定运往京城633万斤,供给宝源、宝泉两局使用,占全省京运铜的80%以上。


会泽蒙姑坡铜运古道。


部分运铜路线图。

运铜的路线被称为南铜北运的京运古道,全程超过一万里。每年运送的铜量高达600多万斤,且这个运输活动持续了170多年。这样的运程之远,运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世界古代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滇铜名都”“钱王之乡”“万里京运第一城”便由此而来。


在铜矿开采、冶炼、运输的推动下,会泽城在雍正年间,历时一年半,由“土城”建为“石城”,因此会泽古城又被称为“会泽石城”。

随着石城建成和铜矿开采的兴旺,当时的会泽城中,南来北往的各路马帮、富商大贾,贩夫走卒络绎不绝,“来往矿山者不下十万众。”各色人等在这里交汇,建立会馆,搭建作坊,兴起工业,一时之间,会泽成为人们向往的“淘金地”,形成了独特的铜商文化和会馆文化。

自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祖辈就住在古城的居民告诉记者:“明清鼎盛的时期,会泽的固定居民就有3万人,城内,几乎家家都住四合院。你看我家这青黑色的梁柱、檐瓦、楼梯,这些都是老物件,是明清时候的嘞!”目前,古城片区现有居住人口3.2万余人,其中90%以上世居在此。


会泽古城。刘光信 摄

请旋转手机横屏观看

历史逾千年,古城久弥珍。古城以东、西、南、北四门对应的中轴线为经纬,建成“十”字形的街道,再以“十”字街为中心,连接次要街巷,棋盘式的道路格局,依稀保持着明清时期的空间肌理。赣、浙、桂、川、黔等十省八府在这里建有会馆,9巷18街的历史风韵,那段繁荣的岁月被会泽保留了下来。


湖广会馆。

 

江西会馆。

贵州会馆。

 

云南会馆。

 

以八大会馆为代表的会泽会馆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大会馆:江西会馆、云南会馆、湖广会馆、楚黔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四川会馆)

会泽城内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多元,既融合了十省八府的特色,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筑布局组合以合院式与联排式为主。会泽东西直街和南北直街多为联排式民居;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及丰乐街,则是合院民居集中之地,主要有“一颗印”“二进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等形式,体现了清代各个时期传统建筑特点,堪称“清代古建博物馆”。

石城建成、铜矿开采、铜铃叮当,那个历史的瞬间,被永恒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刘光信 摄


会泽民居空间分布。资料图

会泽以铜而兴,人因铜而聚。清初,中原汉族的大量进入,不同地域的多元汉文化在会泽相互交融,形成了“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


响彻坝子的会泽海腔,神秘的洞经音乐,国家级非遗的斑铜制作技艺等,无不彰显会泽多元文化的韵味,各种不同的民风民俗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

时间过了千百年,建于明清时期的一百多座会馆、寺庙,有部分成了历史书中的几行文字,但保留下来的吕祖阁、天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等几十座寺庙会馆,一百多座历史建筑及重点民居,依旧形制完整、古貌犹存。

1995年会泽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街区集中连片、古城格局肌理和风貌保存完整的会泽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中国第12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铜都铜蕴,千年回响
关键词:保护、延续、新生



修缮前的江西会馆古戏台。

修缮后的古戏台在咿呀声中,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又遇见新的味道。

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对老城、老街、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对一方水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人们对过去情感记忆的延续。自1995年起,先后编制了《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控制性规划》《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会泽县古城5A级景区规划方案》等,涉及古城、金钟、宝云三个街道核心区,总面积达2.51平方公里。在规划和方案的引领下,会泽以“针灸改造”开展活态化保护,古城里的民居修缮是“一户一方案”,一砖一瓦也都是真正的老旧材料。屋顶的瓦片需要维修几块,怎么修?每一个步骤都有修缮方案。


2021年,会泽县古城街区和白雾街区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如今,漫步在古城的头、二、三道巷和十字街两处历史街巷,明清时期的街巷肌理和空间尺度基本保存,闲置的老宅经修缮活化利用为民宿、店铺,紧闭的宅门渐次被打开,背街小巷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位于古城核心区的云上江南客栈,其前身是建于1945年的唐氏故居,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传统三进四合院风貌保留完整。故居经活化利用后,东西厢房、东西书房、东西绣楼被用作民宿房间。


“过去,会泽古城是商业交易的中心,来往的是商人;现在,会泽古城作为旅游景区,来往的是游客。”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局局长胡永表示,长期以来,会泽始终将“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古城风貌、彰显会泽特色”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活化利用的核心工作目标,做好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工作,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其现代功能的转变让老城、老街焕发新的生命力。

2022年与县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引进企业修复修缮张氏住宅、唐氏住宅、刘尧民故居、玉华楼等历史建筑,引导活化利用为高端民宿;将修缮后的二道巷的张氏住宅活化利用为特色民宿和特色餐饮;东内街37号摇身一变成为特色美容体验馆。2023年,引导本土企业家投资修复修缮二道巷25号、二道巷26号、西外街126号,活化利用为特色民宿,目前均已编制完成修缮方案。


将本土文化的传习馆、展览馆、传承体验中心等搬进古城的民居古建中,抓住旅游经济新业态,实现非遗经济多元化。

被称为“中华一绝”的会泽斑铜,在2008年6月,会泽斑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非遗技艺在传承中创新。经过选料、净化、烧斑、整形、煮斑等20余道工序而成的会泽斑铜,通过创新、融入日常、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让非遗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日常生活,让“中华一绝”绽放新活力。


古城里,上百口古井依然滋养着当地人的日常,一如数百年来。

  

一家经营了十二代人的百年稀豆粉老店,如今的店铺仍在原址上;《会泽县志》里记载的“炕罐茶”从滇东北一带一直传承至今;取用当地高岭土制作的会泽土陶,也已走过了300多年……保护好、传承好是发展好的基础,千余年的历史沉淀,让传统业态古意新生。在浓郁的市井氛围中,古城原住民对自身文化的笃定自信,成就了时下会泽古城鲜活而又独特的人文气质。


老会泽的魅力,在三餐四季的悠然时光中。

“我家祖上就是会泽人,祖祖辈辈都住在这儿。”“我们从小就是在古城里跑着长大的。”“古城也可以和你对话。”“要像珍惜生命一样保护古城。”古城里的居民把他们的文化自信、过往记忆和对故乡的眷恋告诉了记者。政府引导、基层创新、社会参与、居民配合……绵延千年的古都,更具活力和朝气。

据了解,自2019年4月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局成立以来,共计审批原貌修复修缮老旧房屋617处,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605户名城区临街房屋修缮风貌提升改造项目,项目投入资金3.3亿元,其中,向上级财政争取资金2400万元,撬动房屋产权所有者自发投入资金3.06亿元,项目资金投入占比为政府投入部分占7%,房屋产权所有者投入占93%。目前,又争取到古城区棚户区改建、扩建、翻新项目1195户,预计项目投入资金5.1亿元,其中,可争取上级资金1.3亿元,可撬动房屋产权所有者自发投入资金3.8亿元。

随着老城的有机更新,文化和经济的崛起,会泽古城迎来了强劲的文旅复苏,古城商业形态和保护发展需求也跟着改变。会泽县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成立“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局”与会泽县城市综合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将名城保护要求纳入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统筹管理。打破了既往名城保护多头管理、缺乏联动、动作滞后的局面,有效实现名城保护全过程动态管控的成效。

 


现如今,会泽古城里许多名人的故居散落其中,商号和会馆的遗迹仍保存完好,张氏住宅、唐氏住宅等民居展示着会泽自明清以来精致的设计和布局,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外地游客络绎不绝,百姓的日常生活、铜商文化、会馆文化相互交织,千年前的“淘金地”再度成为热点。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网

联合出品

监制:尹勇 杨渝 蔡葵

总策划:陈宏玲 孙于婷 陈铎文

统筹执行:赵家琦 陈烈 方雅洁 和云娟 聂扬

撰稿:赵芸瑞

摄影:许卓浩 

视频编辑:段孝钊

部分供图:会泽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局、会泽县融媒体中心

视觉支持:会泽县融媒体中心李勇达 刘光信、小细节工作室

编校:李赟静 乐诚弘韵

海报制作:段孝钊

鸣谢:会泽县委宣传部、会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局、会泽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