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首页 >> 社会新闻

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字秀仙——

守正创新 唱响大理好声音

作者: 来源: 时间:2024/10/09 09:30

字秀仙演出现场。(资料照片)

□ 记者 何俊倬 尹亚萍

9月26日上午,字秀仙做客由政协大理州委员会和大理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媒体直播节目《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话题与主持人进行交流。

字秀仙是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演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巍山县文旅局民族文化工作团演员。

“从摇篮里就开始了艺术之路”

主持人:你是如何走上艺术这条路的?

字秀仙:我的艺术之路,可以说是从摇篮里就开始了。我出生在巍山美丽的黑惠江畔,从小就浸润在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童年时光里,阿妈的山歌、阿爸的牛歌、阿姐的打歌,这些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同一缕缕清风,吹拂着我幼小的心灵,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记得小时候,每当割麦子的季节来临,阿妈总会教我唱《割麦子调》。这首劳动歌谣不仅让辛苦的劳作变得有趣,更让我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和收获的喜悦。而在栽秧时节,阿爸在坝田时唱的《牛歌》,则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的民间艺术,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哲理,它们是我们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正是这些美好的童年记忆,培养了我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也为我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考艺考时,我以一首家乡山歌成功考入了大理学院音乐系。在大学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和技巧,这让我对音乐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2002年7月毕业后,我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了巍山县原鼠街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和孩子。我努力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们从小就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2005年10月,我调入巍山县民族文化工作队,这让我有了更多机会深入研究和传播民族文化。

2008年6月,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的《巍山音韵》专场节目录制,演唱了原创作品《羊歌》和原生态民歌《江边小调》。第一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我既激动又自豪。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民族文化的决心。2011年11月,我又参加了“欢乐中国行·魅力大理情”大型文艺演出,参与表演了马鞍山彝族打歌。在与主持人董卿老师的互动中,她给予我很大的肯定,这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只有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让世界看到我们文化的魅力。2012年,我与字升老师合作出版了原创作品集《巍山天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我们要用现代人的审美和表达方式,来诠释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在作品集里,我演唱的好多歌曲都是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自己的方法去演唱,很接地气,好多作品都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和好评。比如《等等着》《火恋》《阿表罗》《看看我》《水磨坊恋歌》等,这些歌曲传唱度都很高,巍山的老老少少几乎都会唱。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主持人:你如何传承弘扬大理民族音乐文化?

字秀仙: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可以说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真正传承好民族文化,首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文化。多年来,我经常深入边远少数民族村寨,向民间艺术家学习求教,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我不仅学会了巍山所有的山歌小调,还对彝族、苗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的打歌等原生态文艺形式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对每一首山歌、小调的背景、寓意理解透彻了,才能更好地演唱和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巍山民族传统文艺元素与时代特征、个人生活实践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创作出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例如,我创作的《羊歌》《唔想阿依姆》《阿唔巴巴》等作品,都深深植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又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独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应该故步自封。相反,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融合与创新。比如,我尝试创作了通俗歌曲《看看我》《巍山》《山里的梦》等,还创作了回族舞蹈音乐《莲花净语》、民族室内乐作品《夜恋》。这些作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文化形式的优秀元素,展现了文化融合的独特魅力。

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固守成规,而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以《羊歌》为例,这首作品最初是一首独唱歌曲,后来我将其改编为少儿合唱作品,并在2017年“红领巾之歌”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优秀合唱歌曲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优秀原创作品奖。之后,我又将其提升为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这种不断创新和提升的过程,使得作品在保留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才的培养。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有幸被省委宣传部选送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作曲。这一年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我们要积极培养既懂得传统文化又掌握现代艺术技巧的复合型人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结合文艺工作经验积极建言献策”

主持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您是怎样履职尽责的?

字秀仙:自2017年以来,我有幸先后当选为巍山县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及大理州第十四届政协委员。这份荣誉不仅让我倍感自豪,更让我深刻认识到肩负的重大责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艺工作的政协委员,我深知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在履职过程中,我始终牢记使命,紧密结合自身的文艺工作经验,深入基层调研,认真思考,积极建言献策。我先后就“加大巍山县文化资金保障力度”和“加强巍山县民族文化工作团人才队伍建设”等议题提交了提案。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建议及时得到落实,另一些则被纳入部门的工作规划中,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巍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南诏发祥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十四五”规划中,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打造“彰显千年南诏特色文化的国际水平新城镇”。巍山彝族打歌、山歌小调,南诏古乐等独特的文艺元素,正是支撑巍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价值和空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导致许多文化活动难以持续开展,文化展示交流缺乏合适的平台,文艺人才青黄不接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提交“加大巍山县文化资金保障力度”这个提案,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解决和清算了文化活动资金,使得许多文化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这个提案的落实,不仅解决了当前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各级领导对文化建设资金保障的重视。我相信,只有持续加大文化投入,才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强县的目标。

巍山县民族文化工作团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惠民演出、服务基层的主要力量,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和强化惠民演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文化工作团面临着人员结构老龄化、艺术人才匮乏、队伍力量薄弱、院团规模过小等问题,已经难以独立承担完成一般性小型文艺演出任务,严重影响了文化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加强巍山县民族文化工作团人才队伍建设”提案中建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案得到了州、县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委编办同意在现有8名事业编制的基础上增加事业编制2名,并计划进行相关专业的招聘考试。这一举措无疑将为巍山县民族文化工作团注入新的活力,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