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要闻

第A2版
综合新闻

第A3版
理论与实践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9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轨发展添活力 盘活资源富农家
——漾濞县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纪实

    □ 通讯员 杨镇雄

    近年来,漾濞县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坚持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路子,在重点抓好核桃产业的同时,通过扶强龙头、做大基地、强化试验示范和科技推广等措施,努力培植壮大苹果、梨等高原特色产业,探索出“集体私人优势互补、公私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初步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既为当地群众开辟出了一条增收致富新渠道,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苹果园里笑声浓

    李家庄苹果园(场)地处苍山西镇美翕村民委员会的李家庄和牛峰堆村民小组及石钟村民委员会邵家地村民小组,始建于1993年,由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管理,3个村民小组入社农户106户636人。

    进入秋季,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李家庄苹果陆续成熟开始销售,果园里到处欢歌笑语,一派繁忙景象。在村民刘兴有的果园里,上门来的水果商贩送走一批又来一批。“今年苹果挂果情况好于往年,100多亩地产量可达10万余斤,收入50万元不在话下。”刘兴有乐呵呵地说道。

    “没有支柱产业支撑,发展就缺乏底气。”合作社社长任国富深有感触地说。在与任国富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了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个发展过程:1993年,任国富组织乡亲们成立了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以“荒山入股”、“劳力入股”的形式,拉开了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联合体的始建序幕,股东们以投工投劳、土地、农家肥、核桃树、山林为股份,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在6年时间里,建成了千亩苹果园、千亩核桃基地,修通了20公里的村路,完善了引水配套工程,从高寒、贫困、偏僻的小山村闯出了李家庄苹果的品牌。李家庄现有苹果面积1000亩,果园集中连片,目前基本进入盛果期,商品果率达95%以上,优质果率达80%以上,符合无公害质量标准,平均亩产2000公斤。整个果园(场)分8个管护区,由11户农户承包管理,产品有统一标识,在大理市和县内设有多个专卖店,由于苹果品质好,产品销路畅通,远销昆明、深圳等地,产品供不应求,效益逐年增加。

    目前,李家庄单轨制发展的农户收入少的也有1万到4万元,多的农户达到10多万元;集体轨制的资产现在已达5000万元,年收入累计100多万元。如今的李家庄山村呈现出“山上花果飘香,树下牛羊成群,地里庄稼丰茂”的动人场景,“千亩苹果、千亩核桃、千头牲畜、千亩水浇地”的“四个一千”发展目标已经实现,以核桃、苹果为主的林果产业链已见成效。

    为推动全县高原特色产业优质、高效发展,该县计划在2012年将李家庄苹果园(场)建设为苹果标准园,预计项目总投资111.98万元,项目实施后果园亩产可达2500公斤,每亩增加优质果品500公斤,总产增加50万公斤,年增加销售收入1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秀岭梨园谱新篇

    秀岭玉香梨场位于苍山西镇秀岭村,距县城十多公里,地处海拔2000至2400米的高寒山区,这里过去有民谣“有囡莫嫁秀岭铺,不砍柴就卖萝卜”,村民生活十分贫困。

    秀岭玉香梨场从1998年由国营改为个人经营后,由于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2000年以来梨果产量和收入连年大幅度递增,水果产业越来越大,产品远销楚雄、昆明、四川等地。随着市场的逐步拓展,林场周边农户发展起了林果业,如今的秀岭村家家种梨,总面积达3000多亩,人均4亩,林果收入近16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2000元。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08元,林果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目前,全县2500亩梨产量可达325万公斤,可实现产值813万元,带动农户1200多户,受益群众达6000余人,秀岭梨场已成为全县梨商品生产的龙头产业。

    “我来梨场已经有8年多了,主要负责修剪、疏果,还有除草、施肥等技术,平均每一天工资基本在50元左右,比起家里的收入高一些,与出去外地打工相比可是强多了,在梨场干活真是实惠。”梨场员工李全兴奋地说。

    据悉,为让秀岭梨场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漾濞县将在秀岭村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将投入资金10万余元,在2013年完成200亩玉香梨高技多头技术改造,改造品种有早、中熟的优质品种红酥脆、美人酥、满天红、云香梨、红梨5个,以弥补玉香梨晚期的不足,推动全县水果产业蓬勃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A1版:要闻
   第A2版:综合新闻
   第A3版:理论与实践
   第A4版:国内国际新闻
双轨发展添活力 盘活资源富农家
弥渡县800多“小坝塘”成为群众致富“聚宝盆”
我州培训农业科技干部
永平县加强基层党建服务群众
剑川县精神文明建设初显成效
图片报道
洱源炼铁乡培育马铃薯产业拓宽致富路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日志
图片报道
大理消防支队扎实推进“平安消防”专项行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