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娱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公示公告

第3版
教育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BBC自然类纪录片拍得好不仅因为技术强

为了拍摄“冲浪海豚”,摄像师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往返于数米高的巨浪。

不管是拼“硬技术”还是“巧劲儿”,自然类纪录片承担的科普教育职能值得肯定。或许这方面,我们还真应该向BBC学习。

技术和“脑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BBC拍纪录片厉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BBC的开年巨作——纪录片《荒野间谍》(Spy in the Wild)已经征服过国内的自然类纪录片爱好者。紧接着,《蓝色星球2》继承第一部的优良基因,一上线就继续收割各种惊叹。

在这部纪录片中,你可以不用质疑它的真实性了,因为在每一集结束后,制片方会把摄制过程也给你看。更叹为观止的是,在娴熟的技巧和自然的巧合作用下,许多小片段自成完整故事,且颇为戏剧化。拍摄伪虎鲸追捕海豚时,你担心下一秒的海面会不会一片血腥,但海豚突然掉头向虎鲸示好,两个不同物种就冲破次元壁般欢快地“交流”起来,几秒前海面上惊险的追和逃,游戏般地转化成友好。旁白说到,这样的现象科研人员也不知何故。

如果说《蓝色星球》拼的是硬技术,今年另一部高口碑的BBC自然类纪录片《荒野间谍》拼的就是一个 “巧”。“间谍”指的是BBC团队脑洞大开的各种拍摄“机器”——拍群居的猴子和体型小巧的松鼠,他们用了一个外形与之接近的智能摄像机混入其中;体型巨大的大象难以“仿真”,就把摄像机藏在大象自己的粪便里;除了伪装成同类、粪便,BBC还选了一个“天敌”的类目,用一条“间谍眼镜蛇”去试探狐獴的反应。

于是,就拍到了群猴哀悼“死去”假猴的感人场景;拍到了灰松鼠抢“仿真松鼠”坚果的“没节操”行为;狐獴同伴间互相保护的“义薄云天”可以说是让人类自叹弗如了。

科研介入是自然类纪录片成功之本

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文类纪录片却更容易出彩。比如口碑和收视率都爆棚的《舌尖》系列,通过美食讲述乡愁,立意非常巧妙;打“匠心”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用看似稀松平常的视角,由物及人,给观众打开了不一样的历史;医疗故事类的《人间世》,大喜大悲,生来死往,用医院的常态让你感知无常。

其实道理挺简单。人文类纪录片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在影视工业相对成熟的今天,只要一个靠谱的团队,一个能吸引人的核心内涵,就有可能做出一部精彩的作品。

自然类纪录片不同。拍摄活生生的动物需要使用专业设备。比如《荒野间谍》之类纪录片,需要用到的各种外形和标本无二却俨然是智能机器人的“间谍摄像机”。在科技水准上,我们或许能够达到,但可以想见,前期需要投入的高成本,就会阻碍水平较高的纪录片摄制组的立项。而纪录片又处于电影商业的末端,变现能力远低于其他类型片,找投资同样不易。囿于有限的条件,国内的纪录片导演也只能更擅长“讲故事”而不擅长长期“蹲守”了。

另一个障碍则来自科研人员。好的自然类纪录片常常需要强大的科学团队的资源支持。如果缺少了相关领域专家的介入,不仅会使纪录片缺乏科学价值,其拍摄活动本身也会成为一场灾难。

实际上,我国许多科研工作者所长期跟进的自然研究,并不比拍摄纪录片轻松。今年9月份,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扬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去世,他的故事才开始流传——16年的艰苦行走,家常便饭般的风餐露宿,最终为种子库补充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其难度并不比在荒山野地潜伏数月拍摄纪录片小。

其实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良性的方式,把科研和纪录片结合起来,或许能弥补许多遗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15087275888 15087275999
   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公示公告
   第3版:教育
   第4版:公益广告
   第5版:社会
   第6版:深读
   第7版:娱乐
   第8版:消费
星动态
星动态
星动态
星动态
BBC自然类纪录片拍得好不仅因为技术强
吴亦凡最新单曲《B.M.》
登美国iTunes总榜
《芳华》入围
塞班国际电影节
电影金马奖落幕
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剧目《遇见大运河》在开罗上演
口碑力量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