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洱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洱海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8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生村的味道

■ 李  雪

每当走进古生村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深刻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味道:浓郁的白族话语音、照壁上清秀的画、男女老少穿戴白族衣服的“风花雪月”,从洱海吹过来的清凉海风,海边柳树林发出的树枝柔软的摩擦声,从苍山流下来的清澈的溪水声……从村头顺着小巷慢慢走,干净的巷道两边栽种着常开的各色小雏菊,粉色的、白色的、紫色的小花迎着明媚的阳光恣意开放,每一朵都美美的。那是自然环境里最和谐的状态。

夏日黄昏,和朋友在村子里漫步,靠近海边的地方我看见了一堵很特殊的墙。那是一个很有年代的院子,传统的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居所。院子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很普通的两层土坯房,十多平方米的小院子,栽着一棵广玉兰,厚厚的绿叶间冒出几朵雪白的玉兰花,这些都很普通常见,院子的围墙很有味道,那是一道用海螺、小贝壳和泥土混在一起建成的土坯墙,墙皮露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海螺和贝壳,估计原来是完全混合在一起的,随着风吹雨打,泥土渐渐侵蚀剥落,露出越来越多的海螺和贝壳,整面墙凸显着那些各型各状的洱海里的小东西,十分可爱。现在看上去,土墙依然充满了海水味儿,觉得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地近。轻轻抚摸这堵墙,手指顺着那些海螺贝壳慢慢滑过,似乎听见它们的呢喃低语:从海里上岸,为村里的人们筑墙,建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家园。几十年过去了,海螺和贝壳的纹理依然清晰,深深浅浅的纹路里记载着这户白族人家生儿育女、孩子咿呀出世、夫妻俩出海捕鱼、男耕女织、孩子长大,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和谐自然,没有矫揉造作,就像一句句平翘舌不分的呢哝白语。每一只海螺似乎也发出了海风吹拂时回应的温柔声。

夕阳下村子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烟囱里飘荡出饭菜的醇香。这就是洱海边一个最普通和最温暖的家园,浓郁的乡愁生长在白族话里,生长在生皮蘸酱里,生长在海水撩起柳树的唰唰声里,生长在一锅锅“活水煮活鱼”的砂锅里,这就是古生村自己的味道!走进村子里,如果刚好碰上哪家办事,主人都会热情地请你进家门一起吃饭。饭桌上最吸引人的就是“生皮”,那是白族人家特殊的美食。夹一片生皮蘸着吃,口感鲜嫩、滑爽,又酸又鲜又香的味道直逼每一颗味蕾!而我最喜欢吃的是乳扇,新鲜的乳扇在油锅里一滚,马上酥软气泡浮起,松松软软、奶香味扑鼻而来,再趁着它的柔软顺势裹进去少许玫瑰酱,又香又甜,美哉!美食的味道!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少的我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第一次游洱海,第一次在码头坐上游船,一群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无忧无虑地在游船的甲板上胡乱奔跑,海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年轻的面容浮现单纯的笑。一个下关的女孩递给我一颗“洱宝”话梅,我从没有吃过这样的小零食,一颗小小的话梅一直含在嘴里,吃去薄薄的那层果肉,再细细吮吸果核上酸酸甜甜的味道,我很小心地看其他孩子们怎么吃这话梅,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吐出已经没有滋味的核儿?后来,在苍山脚下读书,和同学们相约又去了好几次游洱海,只要走上甲板,我嘴里就好像有了那颗话梅的酸甜味道,那大概就是青涩而胆怯的青春味道吧?后来,在古生村的一个大妈家闲坐,她热情地端出自制的梅脯,我竟然又吃出年少时的那种味道!因为只有家乡的味道,才具有被等待的安宁与幸福。

古生,就是这样一个带给人温暖的普通白族村,东面迎着洱海,背靠着苍山,千百年来,白族话一代代传下来,老人孩子说着同样的语言。村头栽着秧,村尾靠着海,村里传来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苍山洱海哺育了质朴的白族人,他们在海边安静地生活,前人栽下的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老石匠打好的石碑、石柱依然稳稳当当矗立,年轻的阿鹏哥渐渐佝偻了曾经挺直的腰,漂亮的金花妹子皱纹慢慢爬上了额头。海浪悠悠,春风习习,和洱海边大大小小的村落一起,不知不觉,弥漫着朴实、可爱的味道,那是乡愁的味道,是让人留恋的味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大理日报社新闻职业道德监督举报电话:0872-2172369
   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洱海
   第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5版:社会
   第6版:深读
   第7版:健康
   第8版:汽车
绝句二首
七言律诗三首
雨中行
游宾川景点二题
登楼即景
鹧鸪天
春访巍山崇正书院
知来记乡愁 明往守初心
秋 思
雨天思故乡
娇 羞
母亲的八月
古生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