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4年05月21日

宾川县平川镇:文化“赋彩”乡村振兴

□ 通讯员 王梦瑶

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行。近年来,宾川县平川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塑旅、以文兴业,统筹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打造平川文化品牌,创新开展有针对性、多元化的文化活动,走出了一条文化“赋彩”乡村振兴的路径。

群文活动品牌化,打造IP新形象。平川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州级文化先进镇,素有“文墨之乡”“花灯之乡”的美誉,群文活动丰富多彩,全镇共有文艺队86支,业余文艺演出人员1600余名。2023年恢复举办农历二月十九传统打歌盛会,以平川文化为主线,汇集了狮灯、唢呐调、彝族打歌、武术表演、美食品尝系列游购娱活动,2024年增加了美食长街宴、千人健步走、农特产品展销等活动,吸引了镇内外万名游客参加。同时,在“平川古镇”微信视频号进行活动直播,首次直播便引来1.2万人围观,人气最高时上千人在线,主播边聊边讲解平川文化、替网友品尝平川特色美食、带网友看线上展演,和在外思乡的平川人、喜欢平川的网友度过了一个欢快的“云节日”。农历二月十九打歌盛会成为平川的一张文化活动新名片,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非遗传承社会化,保护弘扬齐推进。平川镇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多彩多样,现已收集挖掘整理非遗项目48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1人,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传承人4人;州级非遗项目6项、传承人21人;县级非遗项目42项、传承人146人。建成了“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平川狮灯”“平川唢呐调”3个省级非遗传习所和2个省级传统生态保护区,1所非遗示范学校“平川完小”,建成民族文物陈列室、非遗展室,年平均传习学生及文艺骨干、咖啡制作技艺传承人1000余人。开展非遗进校园培训9个类别、120个课时,平川唢呐调传习人到上海参加《山海情深·大理风来》民族歌舞交流演出,将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以非遗名片推介平川。

乡贤助力建家乡,争做文化传承人。为凝聚乡情乡谊,增进情感认同,促进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引领乡风文明、热心公益慈善等活动,平川镇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吸引众多乡贤回归,为平川文化建设、文化传播贡献力量。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摄影、文艺汇演、武术表演等活动,有大批诗词、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用一幅幅书法作品展现平川历史文化特色,用诗歌等文艺作品书写良好乡风;有新本土歌唱家、青年歌手为平川倾情创作献唱,寄托浓浓乡愁,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高歌;有武术爱好者,为巩固平川“武术之乡”的美名而挥拳比赛等。他们是平川文化的宣讲员、传播者,为无数同乡、游客讲述平川故事、党史和村史,为推广平川文旅特色产品不遗余力。

以文为媒兴旅游,丰富乡村新体验。朱苦拉百年古咖啡林被称为中国小粒咖啡的发源地,朱苦拉咖啡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朱苦拉之行成为众多咖啡爱好者的“朝圣之旅”,外界访客不畏山高路远、悬崖峭壁,纷至沓来,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近年来,平川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文物古迹、特色民居、咖啡文化、民俗非遗文化等旅游资源,着力构建“一串联、两核心、三线路、四品牌”旅游发展格局,以文旅融合和特色农业串联,以国家级传统村落和百年咖啡原生地为核心,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多彩民俗文化为旅游主线,打造农业发展牌、生态保护牌、文物保护牌、民俗非遗牌,推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让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