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大理日报新闻网 >> 资讯

保持人民情怀 记录伟大时代 讲好大理故事 唱响奋进凯歌

——《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1/04 09:57

《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座谈会会场。   [本报记者 赵子忠 摄]

参会人员集体合影。   [本报记者 赵子忠 摄]

忆往昔峥嵘岁月,话未来改革发展。2021年12月30日下午,大理日报社召开复刊4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州委宣传部领导、大理日报社领导、离退休职工代表、通讯员代表、专栏作家代表、职工家属代表共同回顾了大理日报社40年的辉煌历程,并就推动大理日报社高质量发展,谱写“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篇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席玲(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主任):一张党报,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大理日报》复刊4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生动展现白州大地的巨大变化和成就,热情讴歌白州各族干部群众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真实传递来自基层一线的心声呼声,在引领社会思潮、把握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大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凝聚了磅礴力量,为推动大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一步,希望《大理日报》始终坚持党报姓党,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坚持人才兴报,不断夯实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成林(大理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笔耕不辍担使命,四旬风华正当时。《大理日报》复刊的40年,是风雨兼程、呕心沥血的40年;更是锐意进取、盛誉满堂的40年。40年来,《大理日报》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离不开历代报人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广大通讯员队伍的鼎力支持、读者的信赖和职工家属的默默付出。我们将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大家携手共进,与党同心,与民同行,记录伟大时代,讲好大理故事,唱响奋进凯歌,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争取更大的荣光。

刘 鹏(大理日报社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来之前,我专门复印了两张报纸,这是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排版得很简单,比起我们今天的报纸,可以说不算是一张报纸,但多少革命先烈为了这张报纸付出了心血,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所以我在想,革命先烈在那个时期把报纸办起来了,我们处在这么好的时代,有理由、有条件把报纸办得更好。复刊40年来,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是《大理日报》发展的根本。40年,将成为历史,新的40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为更好地办好《大理日报》,为了大理日报社明天的辉煌,为了更好地承担起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职责,让我们一起为《大理日报》鼓劲加油。

王现文(大理日报社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大理日报》40年来的发展,很不简单。从周2报、周3报到周6报,从一张4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黑白到彩色,从一张报纸到现在的全媒体矩阵,每一步发展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一代又一代的大理日报人一直坚持办好这张报纸,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党委机关报的政治属性,注重新闻策划、深入挖掘典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大理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得到了历届党委、政府的肯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看着复刊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看到同仁们不断地改革、创新、探索,心情很激动,也很欣慰。

张乃光(州文联原副主席、州作家协会原主席):作为《大理日报》曾经的编辑,调离报社后始终是《大理日报》忠实读者和通讯员的我,是《大理日报》复刊40年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大理日报》复刊之初,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为主”的编辑方针,即“以本地题材为主、以本地作者为主、以本地读者为主”,编辑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人无我有的独有作品,以人有我特的特色作品,以人特我优的优秀作品,在报刊林立的局面中赢得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作为大理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唯一报纸,《大理日报》编辑、记者40年来将自己的青春、才华、汗水融入夜以继日的采编工作之中,为扩大大理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复刊40年,妙手著新篇;筚路复蓝缕,一步一重天。祝《大理日报》更上层楼,越办越好。

王峥嵘(州社科联原主席):尽管在调离报社的人当中,我在报社工作的时间最短,但我认为,我这一辈子最好的青春年华是在报社度过的,在报社4年多的时间,是我最愉快的日子。我也很荣幸,亲历了《大理日报》复刊10周年、20周年、30周年和复刊40周年。回望40年的发展历程,是辉煌的,也是极为不易的。作为中共大理州委机关报,《大理日报》自觉承担起党报的职责和使命,见证和记录着白州的变化和发展。我也要感谢报社多年来对我的培养,感谢报社同仁们让我在新闻的道路上充满回忆。

毕锦辉(州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很高兴再次回到报社,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我这一辈子与《大理日报》很有缘分,感情也很深。特别是2003年至2017年之间,我一直在大理日报社工作。整整15个春夏秋冬,5000多个日日夜夜,我与报社的全体同志心手相连,为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一起拼搏,共同奋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一直把这份珍贵的情谊深藏心间,并将永志不忘。我2017年调离报社以后,仍然时时关注报社的发展变化。虽然回来得少一些,但每次回来,都能亲眼看到报社的新面貌、新气象,深深感受到《大理日报》的新发展、新变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杨加方(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宣传部部长):在我心中,我一直把大理日报社当做我自己的家。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大理日报社工作,在这里工作了23年,可以说最青春、最激情、最值得怀念的时光都留在了这里。2019年12月调离大理日报社,去了新的单位,每当我遇到困难,报社依旧给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对报社心怀感恩。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快,但不管怎么发展变化,报社主流媒体的地位不会变。祝愿大理日报社以复刊40周年为新的起点,再创新的辉煌。

李建昌(大理财校原校长):《大理日报》是我就读时间最长的一所“社会大学”,从1985年开始尝试给报社投稿,到今天已经36年了,我始终是这所“社会大学”中较为活跃的“在校学生”之一。复刊40年来,大理日报社在充分发挥党报宣传主阵地职能作用的前提下,为大理的发展培育输送了无数人才,从报社采编及通联队伍中走出来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发展稳健的儒商,比比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能有今天没负韶华的点滴成绩,除得益于党的教育和组织的培养外,其中也离不开《大理日报》各位老师的无私传道和精心指导。

李武华(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主任):清楚地记得,读大理师范一年级时,自己的文字变成了《大理报》上的“豆腐块”,从此,能在《大理报》上刊发文字便成了我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发不可收拾。屈指一数,我和《大理日报》结缘已经27年了。27年来,《大理日报》既是一位良师,让我奋进;又是一位益友,陪我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让我体验到做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快乐与幸福。在《大理日报》的陪伴和激励下,我如愿从一名人民教师成长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成长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同时,我也从《大理日报》的通讯员,被聘任为大理日报社特约记者。《大理日报》是一张有情感、有温度的报纸,祝愿《大理日报》在这个伟大时代越办越好,走向更辉煌的下一个40年。

陆向荣(巍山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因为爱好,我与《大理日报》结缘,《大理日报》一直是我工作上的帮手。中专毕业后,由于经常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我从一所山区小学被调到县报从事编辑记者工作。20多年来,《大理日报》是我每天必读的报刊之一,看到好的版面和文章我都会收藏起来,借鉴学习,这也让我采写的新闻越来越成熟,多次登上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省、州党报党刊的版面。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也被聘为大理日报社特约记者,《大理日报》成为了我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每年在贵报发表的作品达250多件,先后90多次获得国家、省、州级奖励,其中“全国城市党报好新闻奖”“云南新闻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都是由大理日报社推荐的。

纳张元(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对于《大理日报》我想说四个字:感谢感恩。这张报纸是我起步的地方,虽然我现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当年是从这张报纸起步的。这张报纸复刊时,我读高一年级。后来,我读大一时,《大理日报》的编辑编发了我的第一篇小说,紧接着又编发了我的散文《梦里我在唱山歌》,这两篇文章在1985年获得了云南省大学生优秀作品一等奖。可以说,我是伴着《大理日报》的发展一起成长的,我们那一代人都受益于这张报纸,我身边一大批大名鼎鼎的作者都是从《大理日报》成长起来的。后来,《大理日报》还刊发了我的很多作品,有的作品由大理日报社推荐到省上参评并获奖。希望《大理日报》在办好新闻版面的同时,能一如既往地办好副刊,让副刊始终成为本土作家成长的阵地。

何永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22年1月1日是《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2022年的我也40岁了,我跟这份报纸的缘分真的很深。我在大理民族师范读书的时候,喜欢写东西,我们经常拿《大理日报》洱海副刊上的文章来朗读、来学习,我们也把自己的习作投到“洱海版”发表。后来我到鹤庆当代课老师,当时学校没有订阅《大理日报》,每个星期我都去村委会借阅。那时,书不多,晚上我都看报,《大理日报》就这样陪伴着我。一年后我来到下关,经常在绿玉公园的报刊栏、大理日报社门口的阅报栏看报纸,到现在不管我在哪里,只要有时间,都会点开《大理日报》电子版浏览阅读,养成了这种习惯,是我人生中非常幸福的事情。3年前,报社给我开了《永飞行吟》专栏,每个月有一期, 2021年12月29日是这个专栏的最后一期,我在最后写了一句话:“这是结束也是开始。”只要生命不息,不管走到哪一天,不管在哪里,只要我还在写作,我还会一直关注《大理日报》,一直阅读、一直学习。

解 冰(大理天龙印务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大理天龙印务广告有限公司是为印刷《大理报》而生的报社印刷厂,承印《大理日报》工作已有31年。一直以来,因为有大理日报社的关心支持,天龙印务广告有限公司才得以稳步发展,在业内享有良好的口碑信誉。数十年来,天龙印务广告有限公司本着全心全意做好《大理日报》印刷、交邮工作以及服务读者的宗旨和承诺,认真按照规范做好每一天报纸的质量、时效、政治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党报印刷的政治安全。今后,我们也会坚定地保障政治安全、提高印刷质量、印刷时效,一如既往地做好《大理日报》的印刷、交邮工作。

刘春林(大理日报社职工家属):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是大理日报社职工家属,同时也是《大理日报》的热心读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就有了阅读《大理日报》的习惯,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大理日报》微信公众号是我了解本地新闻的主要窗口。作为家属,多年来,我一直鼎力支持妻子的工作,也感受到了大理日报社各届领导对职工的关心,对事业发展的不懈努力。我对大理日报社的发展充满信心,衷心祝愿《大理日报》越办越好!

施贵兴(大理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因制作《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纪念特刊,我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从中,我看到了报社的办报水平不断提升,报纸形态不断变迁,版面版式不断改进,编印工作不断进步,发行数量不断攀升,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历代前辈主动顺应形势的胸襟、奋力开拓进取的干劲、敢于革故鼎新的胆识和全面推动发展的能力。毋庸置疑,正是历代报人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佳绩。目前,传统媒体存在着诸多困境,但无论形势有多严峻、困难有多巨大、挑战有多复杂,我都相信,只要充分依靠历代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充分借鉴历代前辈积累的成功经验、充分传承历代前辈留下的创业精神,大理日报社全体报人就有勇气去迎接困难和挑战,并努力闯出一条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形势、符合全州新闻舆论工作需要、适合报社自身发展实际的路来。

刘 颖(大理日报社新闻编辑部主任):回望来时路,感慨良多。特别是在社会新闻采编中心工作的经历,尤为让我难忘。2005年8月,《大理日报》进行全面改版,我的工作岗位调整到新设立的社会新闻采编中心,从事B1版社会新闻的采编工作。当时,中心的编辑、记者大都是年轻人,在报社的鼓励、支持下,大家对工作充满激情,围绕B1版的版面定位,群策群力、默契配合、不辞辛苦,努力做好选题、策划、采访、写稿、版面编辑等每一个环节,采写、刊发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影响的社会新闻,及时准确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客观真实反映社情民意,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解决贡献了媒体力量,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当受到帮助的群众把一面面锦旗送到报社的时候,我真切感受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豪与荣耀,对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这份工作不仅仅是职业,更是值得全心投入的事业。

王晓云(大理日报社专副刊编辑部主任):近年来,《大理日报》专副刊力争在“以好栏目凸显正确舆论引导、以好作品贴近时代启迪读者、以好理念彰显大理特色文化底色”这三个方面上有所突破。我们努力用优秀的副刊作品,弘扬精神、表达情感、提炼思想、推进文化,以期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更好的社会效果,进一步提高《大理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在更大程度上、更宽领域里深刻改变信息传播的格局,但无论如何改变,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和信息提供最为重要。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高质量新闻作品,当然也包括高质量的副刊作品顺势而为、守正创新、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积极探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

杨艳玲(大理日报社新闻采访部记者):一个好的平台能放大一个人的能力,而《大理日报》就是这样一个好平台。作为一名一线记者,入职17年来,我认真学习老一辈新闻人的敬业精神,坚守新闻理想,写出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稿件,我有300多件新闻作品获得过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云南新闻奖等奖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站在大理日报社这个“巨人”的肩膀之上,也得益于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传帮带”。下一步,我将继承和发扬报社的优良作风,在讲好大理故事中做到肩头扛责、脚下有泥、心中有梦、眼里有光、笔中有情,用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让记者这一职业熠熠生辉。

张 颖(大理日报社技术网络管理部职工):自1991年参加工作,我一直从事《大理日报》的组版、校对及制图工作。30年来,我参与了《大理日报》许多重大报道的组版工作,特别是2020年、2021年,我有幸参与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奋进大理》《大理小康新模样》《英雄凯旋 荣耀苍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COP15 相约洱海论坛》及《大理日报》复刊40周年等特刊的组版工作,从中受益匪浅。组版工作相对枯燥,30年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我伴着夜色下班回家,还有数不清的通宵达旦,每次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或夜色深沉,或晨光初现,虽然疲惫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职业选择。

本报记者 张红梅 张七霞 整理